窗外,北京的秋意渐浓。
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质疑,李扬真没空理会。
《战狼》拍摄周期太短、粗制滥造、李扬被成功冲昏头脑。
所有这些质疑,都不能打扰青锋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紫逸,把聂华军那边最新的特效样片调出来。”
李扬头也不抬地盯着分镜脚本。
“第三个爆炸镜头的粒子效果还需要优化,我们要的是真实感,不是电子游戏特效。”
对李扬而言,外界的噪音根本不值得浪费精力。
《战狼》的后期制作、与聂华军特效团队的沟通、以及青锋签约导演团的成长,哪一件都比回应质疑重要。
过去的两个月里,李扬清晰地布下了三步棋。
李扬几乎住进了剪辑室。
他与聂华军的沟通频繁而高效,每天都要审核数十个特效镜头。
《战狼》中虽然特效体量不大,但每一个都要求极致真实。
“这个坦克漂移的物理轨迹需要重做,”李扬在深夜的视频会议中告诉聂华军,“我要的是真实重量感,不是轻飘飘的卡通效果。”
聂华军在深圳的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李扬的投资让他得以组建一个二十人的核心团队。
他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从非洲场景的数字化重建到武器装备的精细渲染。
以郭帆、文牧野、路阳等人为核心的青锋导演团,在经过《流浪地球》和《战狼》两部电影的剧本研讨、分镜创作后,已经展现出惊人的成长速度。
“这些本就是天赋异禀的怪才,”李扬对宋轶说,“现在可以试着让他们独当一面了。”
这样一来,就需要很多剧本,当然,剧本对李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他脑海中装着未来十几年被市场验证过的成功作品。
但选择哪些剧本在此时推出,却需要深思熟虑。
《战狼》的发行策略需要与中影、北京文化仔细商讨。
如何从他们那里争取更多的宣发费用,是李扬思考的重点。
资金问题始终是李扬心头的一块石头。
青锋签约的导演都是新人,拉投资能力有限,项目大头都得青锋自己出。
《流浪地球》的后续制作更需要巨额投入。
根据李扬的估算,至少需要两亿资金。
“《战狼》的成功至关重要,”李扬在内部会议上直言不讳。
“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我们未来所有项目的敲门砖。”
尽管李扬对《战狼》的信心坚定不移。
后世它曾创下56.8亿的票房神话。
但发行方可不知道这些,他现在必须让发行方同样信心满满。
票房成功后,投资方才会对我们有信心,才会加入《流浪地球》的投资。
但李扬想青锋继续主投,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所以《战狼》的最终票房几何,影响太大了。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10月底。
这期间,国人经历了最难忘的、最美好的一次奥运会。
而《战狼》也终于完成了后期制作,李扬组织了一场内部试看会,邀请所有利益相关方参加。
11月初的北京,秋高气爽。
中影集团的试映室里,坐满了来自投资方、发行方和院线的代表。
在试看会开始前,李扬出人意料地没有直接播放电影,而是和大家聊起了刚刚过去的奥运会。
“在座的各位,对这次奥运会,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李扬开场问道。
众人纷纷回应:
“开幕式!从击缶而歌到画卷展开,太震撼了!”
“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鸟巢、水立方,世界一流!”
“志愿者的微笑,那才是中国最好的名片!”
“金牌榜第一!我们超越了美国!”
“刘翔退赛事件,让人惋惜但也引人深思。”
李扬点点头,开始了他的分析。
“我们为什么对这些事印象深刻?因为我们被触动了,我们所有人经历了一场共同的心理变化过程。”
“关于开幕式……”
“对于我们来说,8月8日晚上是一个从 “生怕搞砸” 到 “我们赢了!” 的巨大心理转折”。
“ 之前,我们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心里是没底的。”
“虽然国家投入巨大,但面对全球几十亿观众,我们能不能办好?”
“会不会出丑?这种焦虑普遍存在。”
“但是,当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与文化盛宴呈现后,所有人的心放下了。”
“随即是奔涌而出的狂喜。”
“第二天,街头巷尾、办公室、菜市场,所有人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击缶、画卷、大脚印。”
“我们不仅没搞砸,我们还给世界定下了新的标准!”
“一个更高、更好的标准!让世界震惊的标准!”
“这种从焦虑到极度自信的转变,是全民自豪感最直接的爆发。”
“关于金牌榜第一,那是实实在在的世界冠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