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凯悦酒店的套房里,宋轶手中的手提电脑“啪””地一声滑落在羊毛地毯上,屏幕上的数据却依然清晰可见。
“这……这真的破亿了?”
一向淡定的宋轶罕见地结巴起来,她猛地抓住李扬的手臂。
“扬子,你快看!”
李扬接过平板,目光扫过屏幕上那行加粗的数字时,瞳孔猛然收缩。
房间里顿时安静得只剩下窗外苏州古城隐隐传来的车流声。
第九日最终票房数据:单日总票房1.08亿,排片60%,上座率98.2%,全国单日总观影人次432万。
“单日破亿?!”
刚从浴室出来的王紫逸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冲过来,只看了一眼就爆发出尖叫。
“我的老天爷!
扬子,你神了……
正像你分析的那样,节后果然票房爆发了。”
吴晋手中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水流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这个硬汉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98.2%的上座率?
这是全国平均值?
太离谱了!”
李扬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撼。
作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数字在200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容量的一次跃升,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排片比第八天还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上座率却从58.2%飙升到98.2%……”
李扬轻声分析着。
“这说明昨天的观影需求没有被满足,全部堆积到了今天爆发。”
几乎是青锋影业官方号发布数据的同一时间,全国媒体如同排练好一般,瞬间被点燃了。
新华社在凌晨一点十二分发出快讯:
“《战狼》单日票房突破一亿元,创中国电影史新纪录!”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官方网页破例在深夜更新头条。
“中国电影迎来‘亿元时代’”,配图是《战狼》海报和飘扬的五星红旗。
网络媒体更是倾巢而出。
新浪娱乐在首页用红色大字标注。
“破亿!
《战狼》单日票房创造中国影史新神话!”
腾讯娱乐的标题充满热血。
“战狼啸天,单日破亿!
中国电影迎来历史性突破!”
自媒体人也不甘示弱。
影评大V“电影玩家”连夜制作了数据对比图。
“《战狼》单日1.08亿的成就,相当于《赤壁(上)》总票房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单日容量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知名博主“娱乐资本论”则从产业角度分析。
“单日破亿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进入‘大片时代’。
这个数字将重塑整个行业的投资逻辑和制作标准,预示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加速到来。”
在苏州观前街的一家影院经理接受电话采访时激动地说。
“今天所有的《战狼》场次都在开售一分钟内抢光,我们不得已加了凌晨三点场,结果也全部坐满!我从业二十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盛况!”
网络上的欢庆气氛如同节日。
各大网络平台首页,几乎全部被《战狼》相关话题占领。
“#战狼单日破亿”后面跟着一个红色的“爆”字。
“#中国电影亿元时代”登上热搜第二。
“#李扬吴晋宋轶王紫逸”也挤进前五。
各大论坛的影迷们自发组织起庆祝活动。
铁血网军事论坛的版主“血染战旗”发帖。
“今天是中国电影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共同见证了历史!”
帖子下面,军迷和影迷们纷纷留言,分享自己观看《战狼》的感受。
贴吧里,一个“你今天为破亿贡献了几张票根?”的帖子迅速盖起千层高楼。
网友们晒出电影票根,不少人表示自己一天内看了两场甚至三场。
“白扬”和“黑扬”两派粉丝罕见地停止了争吵,共同制作了庆祝海报
左侧是《南京照相馆》里白净的李扬。
右侧是《战狼》中晒黑的李扬。
中间是巨大的“1.08亿”字样。
配文:“无论白扬黑扬,能破亿就是好扬!”
就连之前质疑过《战狼》的影评人周哲。
也不得不发帖承认:
“单日破亿的成绩,让我必须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和李扬导演的商业价值。
这是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数字。”
在这片举国欢庆的氛围中,网络上的某个阴暗角落,一个ID为“水军教父”的男人正对着电脑屏幕,露出一副玩味的冷笑。
他熟练地刷新着页面,看着满屏的庆祝帖子和新闻,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
屏幕上倒映出他油腻的脸和满是烟渍的牙齿。
“狂欢吧,庆祝吧,看你们能高兴多久。”
他喃喃自语,随手点起一支廉价香烟,深深吸了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