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开始,她就像着了魔一样,整天都待在厨房里,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制作各种糕点。
她按照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想法,不断尝试着各种食材的搭配和技巧,
希望能够重现当初第一次吃到糕点时那种惊艳的感觉。
然而,尽管她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每次制作出来的糕点都不尽如人意,
总是缺少了那股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大约过了七八天,胡玉儿开始感到有些泄气了。
她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制作糕点的天赋,甚至开始考虑放弃这个爱好。
胡父看到女儿如此沮丧,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他觉得不能让女儿就这样轻易放弃,
于是打算想个办法让她去找个专业的糕点师傅当学徒,学习真正的技巧。
就在这时,苏沐站了出来。
他觉得这样下去并不是个办法,而且当学徒也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
在这个年代,学徒不仅要交钱,还得忍受师傅的责骂和惩罚,实在是太辛苦了。
苏沐虽然没有做糕点的经验,但他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
他决定拉上胡家人一起,共同努力,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制作出美味的糕点。
于是,他们凭借着自己在视频里东拼西凑的那点见识,开始了一场“瞎鼓捣”之旅。
经过七八天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搭建出了一个简易的烤炉。
虽然这个烤炉看起来有些简陋,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
接下来,他按照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有些缺胳膊少腿的的配方,
再结合胡玉儿在这方面的敏感度,不断调整和尝试。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他们成功地将蛋糕、面包等西式糕点鼓捣了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胡玉儿的生意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摊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规模不大,但生意却异常火爆。
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面对长时间供不应求的局面,胡玉儿深思熟虑后,与家人进行了一番商议。
最终,他们决定拿出家中剩余的银钱,并向苏沐借了一些,买下了这个小小的铺面,专门用于售卖糕点。
由于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胡玉儿便邀请了大伯家的两个堂嫂前来帮忙。
为了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胡玉儿每个月都会给她们发放工钱。
时光荏苒,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当初所借的银钱早已如数归还,
不仅如此,胡玉儿还积攒了相当可观的存款。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购买这个铺子时,胡父曾与两个儿子商量过。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将铺子的名字直接写上胡玉儿的名字。
此外,这两年多来所赚取的钱财,也全部由胡玉儿自行保管。
这些钱连同铺子一起,都将成为她未来的嫁妆。
酉时初(下午5点多),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胡家村的小道上。
胡宁从镇上的学堂放学,背着苏沐指点,胡玉儿缝制的书包,快步走出学堂。
他的姐姐胡玉儿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身旁还站着两个堂嫂。
胡玉儿今天心情格外激荡,因为大哥和小沐哥他们进山已经好几天了,
按照常理,今天应该是他们归来的日子。
她一边和堂嫂们闲聊,一边不时地长脖子向着胡家村的方向张望着,心中默默祈祷着大哥和小沐哥能够平安归来。
当牛车缓缓驶进胡家村时,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淡淡的暮色。
胡玉儿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口说道:“我感觉大哥,小沐哥他们今天应该回来!”
大堂嫂张桃花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调侃道:“难怪你今天想早点关门呢!”
二堂嫂李小花也随声附和:“是呀,才半下午,要是再烤两炉都能卖完呢!”
胡宁在一旁静静地赶着牛车,听到姐姐的话,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回应道:
“嗯,大哥和小沐哥也该回来了。”
如今的胡宁,已经在学堂里学习了两年多,举止间多了几分谦谦君子的气质。
虽然在赶着驴车,但他的点头动作优雅而自然,
透露出对姐姐的尊重和对大哥、小沐哥归来的期待。
将两位堂嫂安全送回家后,胡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轻轻地挥起马鞭,赶着马车,速度比平时不由自主地快了一些。
车轮滚滚,马蹄得得,胡宁急切地想要回到自己的家。
一路上,他的思绪早已飞到了那个熟悉的院子里,想要见到那早已离家多日的的大哥和小沐哥。
终于,远处苏沐的院子里透出了微弱的灯光,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明星,指引着胡宁回家的路。
胡玉儿坐在车上,远远地望见那灯光,兴奋地叫出了声。
这声音,像一阵春风,吹进了苏牧和胡安的耳朵里。
他们相视一笑,彼此都明白,胡玉儿是多么盼望他们俩回家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