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蛇王朝定都燕京的第二十年,一道圣旨从金銮殿传遍九十九州:“为承天序,固国本,现采选天下良家女子,充实后宫。凡年十六至二十,容貌端丽,品行淑均者,皆可应选。”
圣旨下达的第三日,金銮殿的龙椅上,林越指尖摩挲着一枚刻有“帝王星”的玉佩。玉佩泛着淡淡的紫金色光晕,映照出他眼底的沉吟——这是他突破陆地神仙境后,从天地规则中感应到的“命格玄机”:帝王命格分三境,“临朝”“统御”“圆满”,而圆满之境,需以“三千佳丽”为引,汇聚天下阴柔之气,与自身阳刚帝王气交融,方能契合天地阴阳平衡之理。
“陛下,各州选秀名册已呈上来了。”秦红捧着厚厚的卷宗走进殿内,案几上的烛火映着她鬓边的银丝——二十年过去,这位曾随林越征战的女将已添了风霜,却更显沉稳,“青州送来三百名,江南五百名,漠北虽地广人稀,也选了八十名……算下来,已有两千三百余人。”
林越翻开卷宗,第一页便是青州知府推荐的女子画像。画中少女眉眼如黛,捧着一卷《万蛇武经》,注脚写着“通武道,善医理”。他微微颔首:“选秀非只看容貌,更要观其气。武道女子气血充盈,能助命格稳固。”
秦红点头,指着江南名册中的一页:“这位苏姓女子,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前朝翰林,她自幼通读史书,能言善辩,据说曾在演武堂与教头辩论‘武道与教化’,引得千人旁听。”
“有才思者,可掌东宫典籍。”林越指尖划过画像,“漠北的女子呢?”
“多是牧民之女,擅长骑射,性格爽朗。”秦红取出一幅画像,画中女子身着猎装,腰间挂着弓箭,眼神明亮如星,“这位拓跋氏,是大元降将之女,能挽三石弓,曾射杀过雪原狼王。”
林越笑了:“草原女子英气足,可补后宫柔气过盛之弊。告诉选侍官,不必拘于闺阁礼节,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选。”
他放下卷宗,看向窗外的万蛇宫。宫墙已按“九宫八卦”之法扩建,后宫分“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等三十六院,每一院都种着对应女子命格的草木——青州女子居“木院”,植青松;江南女子居“水院”,引活水;漠北女子居“火院”,燃暖炉,只为让她们的气息与宫殿气场相融,日后能更好地助益帝王命格。
“选妃不是玩乐,是国运之事。”林越对秦红道,“告诉天下人,入宫者,其家族可免赋税三年,有子弟者,可入国子监就读。但也需言明,后宫之中,唯贤是举,不重家世,只看品行。”
秦红领旨退下时,见殿角的青铜鼎中,一缕紫气正缓缓升起,缠绕着龙椅上的帝王身影——那是帝王命格开始凝聚的征兆。她知道,这场选秀,不仅是为填充后宫,更是林越以人力撬动天命的关键一步。
第二章:各州才俊(青州·演武堂)
青州演武堂的后院,三百名应选女子正在接受“气脉”检测。一位白发老太监手持玉尺,逐一搭在少女们的腕脉上,玉尺泛出的灵光或明或暗——这是林越特制的“测灵尺”,能感应女子体内的气血与灵韵,灵光越盛,越能与帝王命格相契。
“张姑娘,气血如溪,绵长不绝,是上等。”老太监记下名字,对下一位少女道,“伸手。”
被点名的少女正是卷宗中那位通武道的女子,她名叫张灵素,父亲是青州演武堂的教头。玉尺搭在她腕上时,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青光,老太监惊呼:“好强的武道气!这等气血,堪比先天境武者!”
张灵素收回手,微微屈膝:“家父教我,女子习武非为争强,只为强身。若能入宫,愿以武道护陛下安康。”
老太监抚须笑道:“姑娘好气度。陛下常说,后宫非温室,是藏龙卧虎之地。”
不远处的场地上,几位擅长骑射的少女正在比试箭法。其中一人拉弓如满月,箭矢射出,竟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绕过 intervening的柳枝,精准射中靶心——正是江南送来的苏姓女子,苏婉儿。
“苏姑娘好箭法!”围观者喝彩。
苏婉儿收弓笑道:“这叫‘绕指柔箭’,是从《万蛇武经》的‘蛇形步’化来的。武道讲‘刚柔并济’,射箭亦然。”她目光扫过演武堂的匾额,“听说陛下选妃,是为帝王命格圆满?我倒觉得,三千女子非附庸,是助陛下成‘圣君’的镜鉴。”
这话传到老太监耳中,他暗自点头:此女不仅有才,更有见地,入宫后必能引陛下深思。
三日后,青州选秀结果出炉,张灵素、苏婉儿等五十人入选。临行前,青州知府亲自送行,看着车队中的少女们,感慨道:“万蛇王朝的选秀,真不同往昔。不看缠足,不重珠翠,只看气血、才思……这才是选‘国母之资’啊。”
车队驶出青州城时,天空飘起细雨,雨中却有紫气随行。张灵素撩开车帘,望着远方的燕京方向,握紧了袖中的《万蛇武经》——她知道,此去不仅是入宫,更是要以己身之力,助这位开创盛世的帝王,走完命格圆满的最后一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