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
画面中,二人周遭的场景终停止了变换。
一块巨型匾额之下,周仪与和珅站住了身形。
还未从刚刚那震撼的场景中回复过心神,和珅来不及感叹。
因为面前这场景,他再熟悉不过。
只是那匾额中的文字,已有不同。
“恭王府……”
“那嘉庆小儿,终究是将奴才府邸,赐予他人了嘛。”
和珅似在发问,语气中却透着苦涩。
“大人身后,嘉庆四年正月十八,过世不过三日,这宅邸便换了主人。”
周仪抬手指向匾额:
“十七皇子永璘,得了这所宅院。”
“后世几经转手,该宅落入爱新觉罗·奕?之手,更名恭王府。”
周仪引和珅穿门而入,眼前不再是记忆中的森严仆从,而是摩肩接踵的游人。
他漫步院中,继续道:
“如今此处非王非侯,而是苍生共赏之地,为成了这燕京的恭王府博物馆。”
您当年私藏御赐的福字于阁楼,而今万千百姓争相瞻仰这‘康熙御福’。
这福字,终究是散给了天下人。”
和珅默默跟在身旁,忽的,眼角望向西南边一处假山,眼里浮现异色。
不过他却没声张,同着周仪,继续往前走去。
二人一边说着话,已进入了府中最大一处阁楼——银安殿。
相较于外面的人群数量,这大殿之中更显熙攘。
景泰蓝、雕漆、宫绣,这些和珅无比熟悉的物件,正一一摆列玻璃柜中。
一套凤冠霞帔,摆在距离他两人最近的位置。
而在这殿中,正有无数身着工装的人正前前后后忙碌着。
周仪望见了他眼中的迟疑,开口解释:
“后世之燕京,将举办一场全球非遗峰会。”
“和大人这府邸,历史文化深厚,便作为了这峰会的展览地之一。”
和珅目光收回,似有些没听明白:
“周仙,何为峰会?可是番邦来朝贡?”
“峰会者,乃万国使节共聚之盛会,非为朝贡,而为共商文明传承之道。”
周仪目光扫过那殿堂中一众布置,继续道:
“今华夏广开国门,邀列邦匠人携绝艺而来。以大人府邸为台,使天下奇技在此交锋互鉴。”
“昔时清宫秘藏为禁脔,而今非遗瑰宝皆成天下共赏之物。
此即后世华夏气度——不筑私库藏珍,敢开朱门,纳尽天下客!”
“漂亮!!”
燕京,某座办公室内。
几个身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几乎同时拍案而起,面露惊喜。
若是张光在这里,一定会震惊的咬碎牙齿。
他不会想到,给他打电话的那个大领导,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更不会想到,这些大人物,守着周仪的镜头看了快一个小时。
“敢开朱门,纳尽天下客!”
“好个敢开朱门,好个纳尽天下客!哈哈哈……”
“这小同志,口才不比央视那些名嘴差啊!”
“赵主任,你这个电话打对了!遇见山城这期节目一出,咱燕京这场活动,想不火都难呐……”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
画面中。
周仪领着和珅,终进入了这珠光宝气的展览橱窗近前。
这琉璃、雕漆、蒙镶松石,他自然无比熟悉。
在这二百年后的故居里,又见到这些前世的玩意,和珅心头似有了点别样的感受。
“大人是行家里手,可是瞧出了点什么门道?”
周仪笑道:
“这些技艺自百年前传至今日,有些细节想必是失真了的。
大人若是瞧出一二,还请指点。”
“指点不敢当,周仙折煞奴才了。”
和珅苦笑着拱了拱手,随即又道:
“只是嘛,这些玩意儿,奴才当年倒是监造过一些,却是瞧出些瑕疵。”
和珅躬身细观玻璃柜中的点翠头饰,喉间似发出一声轻微的笑声:
“周仙容禀,这点翠的羽毛差着火候啊!宫中妃子最厌羽色发闷,须得活翠鸟直取。”
他指向柜中微微发灰的羽尖:
“您瞧,这定是死鸟取毛,颜色僵了三分。当年造办处若呈此物,管事的得挨二十鞭子!”
和珅目光又扫过景泰蓝花瓶,鼻尖似在嗅闻。
“珐琅釉里的石英砂也掺多了。
真品该透如薄冰,如今这釉面浮着层白雾。
必是窑工贪省事,少煅烧了两道工序。
搁从前,这物件连内务府的门槛都迈不出!”
随后,他又踱步到那套凤冠霞帔前,凝视其上装饰的东珠。
“周仙可知?辽东野蚌孕珠,十年方得一份。
这些珠子,形状虽似,光泽却散如碎星。
必是南洋养珠,速成之物。”
艹……
你娘的,这么专业吗!?
周仪没忍住心头爆了个粗,手上却竖起大拇指:
“不愧是和大人,晚辈佩服!”
而此刻,直播间外。
燕京郊外某个平房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