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第五研究院。
何雨柱刚结束一场关于新型空气动力学模型的研讨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翻阅下一份待审的技术报告,院保卫处长就敲门进来,面色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何同志,701的安副院长来了,在小会议室,说有紧急任务。”
何雨柱心头一凛。他沉稳地合上文件:“我马上过去。”
小会议室内,安在天负手立于窗前,深色中山装的背影如同一柄收敛了所有光华却依旧令人心悸的古剑。
他转过身,目光沉静如水,却带着穿透性的力量,落在何雨柱身上。
“何雨柱同志,”安在天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自带不容置疑的权威,“有个紧急任务,需要你协助。”
何雨柱站定,军姿挺拔,与安在天无声对峙:“安副院长,我负责的风洞数据正处于关键分析期,时间紧迫,恐怕……”
安在天抬手,止住他的话,从中山装内侧口袋取出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特制的纸张,顶端和末尾那鲜红夺目的印章,代表着超越常规体系的极高权限。
“总部签发的特别调令,”安在天的语气斩钉截铁,“你所有现有工作,即刻移交。你本人,由我直接负责,前往701。”
何雨柱拿起调令快速浏览,内容简洁,权限高得让他目光一凝。
他抬起眼,锐利的眼神看向安在天:“安副院长,701人才济济,究竟是什么样的难题,需要我这个搞工程的人去解决?而且劳您亲自出面?”
安在天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这次不是单纯的破译。总部和我们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需要你掌握一种从最危险的‘信息源头’,直接剥离核心情报的能力。这是战略层面的考量。”
他看了一眼手表,“给你二十分钟交接、准备。我们去西郊机场。”
……
一小时后,何雨柱已坐在一架草绿色、没有任何标识的里-2运输机的机舱内。
引擎轰鸣,震耳欲聋。他与安在天相对而坐,中间是固定在机舱地板上的简易桌椅。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拉升,强烈的超重感过后,舷窗外只剩下绵延的云海。
飞行持续了数小时,期间两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何雨柱闭目养神,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思考着此行的真正目的,以及安在天那句“从源头获取信息”的深意。
飞机最终在西南某省一个戒备森严的军用机场降落。
舱门打开,湿润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北方的干爽截然不同。一辆覆盖着篷布的吉普车早已在跑道旁等候。
没有停留,他们立刻换乘吉普车,驶离机场,一头扎进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
道路从柏油路变成砂石路,最后是仅容一车通过的盘山土路,吉普车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剧烈颠簸,卷起漫天黄尘。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峦的轮廓在暮色中变得模糊而狰狞。当吉普车最终在一处毫不起眼的山坳里停下时,已是星斗满天。
眼前是浑然天成的岩石峭壁,夜色中更显神秘。
安在天在一个隐蔽处操作片刻,一阵低沉的机械运转声响起,一块巨大的、覆盖着藤蔓的岩壁缓缓向内滑开,露出一个深邃的洞口,里面透出惨白的光线。
“我们到了,何雨柱同志。欢迎来到701。”安在天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冷冽。
何雨柱整了整因长途跋涉而略显褶皱的军装,深吸了一口南方山林夜间清冷潮湿的空气,迈步走入。
身后的岩壁缓缓合拢,将外界彻底隔绝。
山洞内部庞大而复杂,通风系统低声嗡鸣,头顶是密集的管线和长明灯。
穿着各色制服的人员行色匆匆,彼此间交流极简,眼神锐利,整个基地弥漫着高度紧张、高效运转的气息。
安在天步履沉稳地在前面带路,穿过一道道需要复杂验证的厚重铁门。
越往里走,守卫越森严,环境也越发安静,空气里弥漫着机油、电子设备散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道。
最终,他们停在了一扇门前。
这扇门通体漆黑,材质厚重,触手冰凉。安在天完成了复杂的验证程序。
“这里关着一个人,代号‘牧羊人’,”安在天转过身,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不是破译员,但他是一个顶级的审讯专家和心理操控大师,尤其擅长利用环境暗示和语言陷阱摧毁人的心理防线,挖掘最深层的秘密。”
何雨柱眉头紧锁:“审讯专家?我们需要从他这里得到什么?”
“他叛逃前,是我们最顶尖的审讯者之一,掌握着大量敌特审讯手法、心理弱点模型以及我们内部的反审讯核心机密。
更重要的是,他脑子里有他自己设计的一套、用于培训高级潜伏人员的‘心理密码’体系,我们需要它来逆向破解敌人的通讯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