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废墟上,焦糊味和淡淡的血腥味直冲鼻腔。脚下的碎石瓦砾中,不时能看到扭曲的金属碎片和烧焦的木料,甚至还有半截被炸烂的棉鞋。几个工兵正按照他之前提出的方案,用粗大的三角木小心翼翼地支撑着倾斜的墙体,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何专家,这边!”一个脸上带着黑灰的年轻战士朝他招手,引着他走向一片用石灰粉画出来的隔离区。区域中心,十几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哑弹散乱地堆在一起,有的外壳完好,有的则已经破裂,露出里面黄褐色的炸药,像一群沉默的死亡使者。
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围在远处,面色凝重,不敢轻易靠近。看到何雨柱过来,他们自动让开一条路,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年轻得过分的“专家”。
何雨柱的心跳也开始加速。照片和实物带来的压迫感完全不同。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弹药结构洞察技能全力运转。他的目光如同扫描仪,迅速掠过每一枚哑弹。
“钳子,还有那根铜探针,给我。”何雨柱对旁边的战士说,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工具很快递到他手里,冰凉粗糙。
他首先走向一枚体型较小、引信完好的美式迫击炮弹。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他蹲下身,没有立刻动手,而是仔细观察引信的结构和外壳的细微痕迹。
【叮!洞察触发:M52A1引信,保险装置完好,但尾部撞击帽有轻微变形,疑似受过剧烈震动。建议优先处理,解除引信后分离药柱。】
天下无敌系统的信息让他更加笃定。现在他这个系统比金晓东的复合军工系统不遑多让。
他拿起铜探针——铜质柔软,不易产生火花——小心翼翼地伸入引信头部的一个小孔,轻轻拨动里面的一个小卡榫。
“咔嚓。”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何雨柱动作不停,用钳子卡住引信底座,手腕沉稳地逆时针旋转。一圈,两圈……引信被完整地拧了下来!他迅速将引信放到旁边一个铺了沙土的铁盘里,然后同样小心地将弹体和后面的发射药筒分离。
整个过程不过两三分钟,却看得周围人手心全是汗。
“成了!”一个老兵忍不住低呼一声,看向何雨柱的眼神彻底变了。
何雨柱没有停顿,立刻转向下一枚,那是一枚更大的航空炸弹引信,已经与弹体分离,但状态不明。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仿佛不是在拆除死亡装置,而是在拆卸一件精密的仪器。
金属疲劳直觉也让他在触碰某些锈蚀严重或有裂纹的弹体时,能提前感知到危险,及时调整手法或选择更安全的处置顺序。
“这小子……神了!”远处了望塔上,何保国透过步枪的瞄准镜,清晰地看到了整个过程。他干裂的嘴唇动了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见过太多排爆能手,但像何雨柱这样年轻、冷静、手法精准得不像话的,还是头一回。
就在这时,一个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报告!洪司令命令,让何专家立刻去指挥部一趟!有紧急情况!”
何雨柱刚处理好手头的一枚哑弹,闻言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对旁边的战士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便跟着通讯兵快步离开。
指挥部帐篷里,气氛比刚才更加凝重。洪将军正对着地图大发雷霆,他面前站着一个身材高大、嗓门洪亮的军官,那军官一脸不服气,正梗着脖子争辩。
“……首长!不是我不服从命令!我的车队趴窝了一半!剩下的也都是超负荷运转!司机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了!现在你让我提高三成运输量?除非你给我变出新车新司机来!”
“乔兵志!你少跟我扯淡!”洪一巴掌拍在地图上,“前线几个师等着弹药粮食过冬!你运不上去,难道让战士们用刺刀跟洋鬼子的坦克拼吗?!运力不足就想办法!人歇车不歇!优化路线!老子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把物资送上去!”
何雨柱一进来,就感受到了这股火药味。洪将军看到他,火气稍微压下去一点,指着那个军官说:“柱子,你来得正好!这是运输团的‘乔大炮’,乔兵志!他的车队现在是我们这条线的命脉,但效率太低!你那个什么统筹法,快给他讲讲,怎么把这运输效率给我提上来!”
乔兵志这才注意到何雨柱,上下打量着他,眉头拧成了疙瘩:“首长,你没开什么玩笑?我这边急得火上房,你找个学生娃来给我讲怎么开车?”
何雨柱没有在意乔兵志的态度,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路线、兵站、车队位置和敌机封锁区域。
【叮!洞察触发:运输路线节点重叠,等待时间过长;车辆调度缺乏统一规划,空载返程率高;敌机活动规律可利用……初步优化方案生成中……】
大量的信息和优化思路瞬间涌入何雨柱的脑海。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支铅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