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尽,年关将至。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年味渐浓。然而在“旭遇”产业园内,却无半分松懈之气,反有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
这一日,天色未明,陈遇便已起身。他披了件深灰色羽绒服,独自一人走在园区内。但见白雪覆盖的厂房井然有序,研发中心的灯火彻夜未熄,远处“星煌”工地上塔吊林立,虽值寒冬,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行至研发中心楼下,正遇孙宇与李文博二人匆匆而出。孙宇身穿浅蓝色工装,外套一件黑色羽绒马甲,金丝眼镜后的双眼布满血丝,显是一夜未眠。李文博则是一身深灰工装,手里捧着个平板电脑,眉头紧锁。
“遇哥!”二人见到陈遇,齐声招呼。
“这么早,是要去实验室?”陈遇问道。
孙宇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瑞士那边传来消息,国际材料标准研讨会明天就要开始了。程老和秦老已经到了日内瓦,刚发来邮件说日利方面准备充分,恐怕会有一场恶战。”
李文博将平板递到陈遇面前:“这是他们可能提出的技术质疑点,我们得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陈遇接过平板,仔细翻阅片刻,沉声道:“走,去会议室详谈。”
三人来到研发中心顶层会议室,不多时,林莉、王小虎、张伟、周凯等人也陆续赶到。众人围坐一堂,面色皆凝重。
林莉今日穿了一身藏青色职业套装,外搭米白色羊绒大衣,长发挽成优雅的发髻。她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轻声道:“我刚与瑞士的律师团队通过话,日利集团联合了欧美六家材料企业,准备在会议上提出将生物质材料排除在航空航天标准之外的提案。”
王小虎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他娘的!明的不行来阴的,这是要断咱们的根啊!”
张伟依旧是一身黑色装扮,冷静地推了推眼镜:“我监控到日利集团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向与会专家发送了大量邮件,内容都是关于生物质材料所谓‘缺陷’的分析报告。”
周凯穿着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红色卫衣,愤愤道:“我已经让‘旭日’战队准备好了宣传材料,一旦他们在会上胡说八道,咱们就全网曝光!”
陈遇沉吟良久,方开口道:“凯子,宣传材料先压一压。这种国际标准的制定,不是靠舆论战能解决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缓缓道:“程老和秦老既然亲自出马,我们应当相信二老的能力。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技术支援,随时准备回应可能的质疑。”
孙宇点头道:“遇哥说得对。我已经将‘虎煌5.0’在极端环境下的所有测试数据整理完毕,随时可以传给二老。”
“还不够。”陈遇转身,目光锐利,“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他们在标准层面得逞,‘星煌’的项目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林莉轻声道:“你的意思是?”
陈遇走回座位,双手撑在桌面上,沉声道:“我们要准备第二套方案。如果国际标准此路不通,就走国内标准,再以实际应用证明我们的实力!”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
王小虎拍案道:“好主意!咱们中国的材料,凭什么非要洋人认可?”
李文博若有所思:“这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对新型材料需求迫切,如果能获得国内认证,同样可以打开局面。”
会议持续到日上三竿,制定了多套应对方案。散会后,陈遇单独留下孙宇和李文博。
“老孙,文博,”陈遇神色严肃,“你们立刻组织研发团队,准备进行一场公开的极限环境测试。我们要用最直观的方式,证明生物质材料的可靠性。”
孙宇推了推眼镜:“遇哥是想......”
“没错。”陈遇目光坚定,“如果国际标准会议结果不利,我们就在国内举行公开测试,邀请全球媒体见证。到时候,看日利还有什么话说!”
三人又商议良久,方才各自散去。
却说瑞士日内瓦,IGFA总部会议中心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程老爷子今日穿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花白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手持一根紫檀木手杖,端坐于中国代表团席位,不怒自威。秦老爷子则是一身灰色唐装,手中把玩着两个油光水滑的文玩核桃,看似悠闲,眼神却锐利如鹰。
会议厅内,各国代表济济一堂。日利集团代表马库斯·施耐德坐在对面,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冷峻,正与身旁几位欧美代表低声交谈。
会议开始,主持人简短开场后,施耐德便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施耐德站起身,语气咄咄逼人,“我今天要提出的是关于生物质基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安全性质疑。”
他打开投影,屏幕上显示出一份份看似专业的分析报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