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马龙开启大学生创业新篇章!”
“近日,有一少年马龙,向港督提议,在每年的维园年宵市场划出一块专门提供大学生创业的场地,用于摆摊实践。”
“昨夜大年三十,港督亲临维园,与民同乐,共同庆祝新春佳节。”
“新政策,新风向!昨夜维园年宵盛会,港督接见大学生创业者马龙,畅聊香江未来。”
“昨夜与港督相谈甚欢的马龙,究竟是何方神圣?接下来由本报为您揭晓。”
“港督新宠,居然是他!”
“大学生创业者马龙旗下餐饮公司——食尚小吃店,今日中午12点,将在中环、铜锣湾、尖沙咀、红磡等地正式开业!”
正月初一,一大早,天还没亮。
遍布香江,多达数百家的大小报刊就已经忙碌起来,分别给位于各地的书报亭送上今日的报纸。
其中有正报、商业报,也有娱乐八卦小报。
其中绝大多数报纸,都刊登了昨夜维园年宵市场,港督与马龙对话的事迹。
一时间,马龙成为了香江上百万读书人的偶像。
而一些市井小民得知此事后,也拿马龙来教训他们不爱读书的子女,希望能够借此督促子女,实现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总之,在短时间内,马龙就成为了香江家喻户晓的人物。
或许过阵子,大家就会忘记马龙。
但在最近这段时间内,马龙就是风头一时无两的弄潮儿。
一部分对马龙感兴趣的人,也很快了解到,马龙旗下小吃连锁店,即将开业的消息。
另外,也有一部分游览过维园年宵市场,或是收看过TVB播放的广告,对熟食档口感兴趣的人,也想要趁着小吃连锁店刚刚开业,前来凑个热闹。
不过马龙本人,更为注重的还是服装连锁店。
时间临近上午10点,马龙早早的在位于尖沙咀的宝狮龙服装专卖店准备就绪,严阵以待。
其实,马龙可以趁着小吃连锁店,以及其他服装专卖店没开业,过去逛一圈,巡视一下那几家店的准备情况。
但是,凡事有轻重缓急之分。
马龙既然已经派人打出国货之光,全球首家服装专卖店的名头,那肯定是要认真对待的。
这年头,香江还没有出现过正经的服装专卖店。
商场里虽然有卖衣服的,但都是各种牌子的衣服一起卖。
此外,士多店,杂货铺,路边摊,都有卖衣服。
那就显得比较廉价,比较杂乱。
服装专卖店就不一样,整齐,高级,而且只有一个牌子,一点也不乱。
再加上国货,全球首家等噱头。
想来能够吸引不少顾客前来。
不过,服装专卖店在香江,毕竟是第一次出现。
马龙的手下们,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马龙也担心,这次宝狮龙服装专门店开业,会闹出什么麻烦,闹出什么笑话。
所以,必须亲自坐镇,而且是重兵把守。
以便尽快在现场将问题解决掉,减弱所有对服装专卖店,以及宝狮龙这块牌子的不良影响。
就在马龙全神贯注等待中午12点到来的时候,店门口突然传来一些骚乱声。
马龙出门一看究竟,原来是邵老六带着一部分邵氏演员,提前过来给马龙捧场。
“六叔!”
马龙立刻快步上前,迎接邵老六的到来。
“马龙,你这家店,装修的还不错啊!挺干净,挺亮堂的。”
“还行吧,六叔,里面请。
还有各位,多谢大家今日前来捧场!
鄙人马龙,不胜荣幸。”
马龙招呼众人进入店里。
虽然此时还没到开业的时间,但店铺大门已经敞开。
店铺里的空调也已经开启。
邵氏演员是来帮忙热场的,马龙总不能让他们站在店铺外吹冷风。
“款式倒是挺新鲜的,就是这价格,是不是有点贵啊?”
马龙陪着邵老六在店里逛了逛。
邵老六也没闲着,在方姨华的陪同和参谋下,挑起了衣服。
听邵老六提到衣服价格方面较贵的问题,马龙立刻微笑着解释说:“专卖店跟路边摊肯定不一样。
我们这是牌子货,是保质保量的。
以后,还要出口到国外,为国争光。
而且,六叔刚刚也夸我们了,款式挺新颖的!对吧?
服装专卖店的卖点,就是品质和创新。
这是有我们自己的技术和设计的,不是靠给国外代工,抄袭来的。
设计费用,品牌费用,质量保证,都需要额外的支出,再加上专卖店的开店成本。
这要是不卖的贵一点,我们靠什么赚钱呢?
总不可能亏本做买卖吧?”
“这倒是。”听完马龙的解释,邵老六也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还行,这几件都买了吧!今天我过来,就是来给你撑场子的。”
邵老六虽然抠门,但是做事情倒也大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