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荣纺纱厂,厂长办公室。
“老板,气流纺生产线的试产效果很好。
5条生产线同时运转,配合工厂现有的织布机,每天工作14个小时,能够生产0.6万米牛仔布。
如果实行三班倒制度,并采取人歇机器不歇的生产方式。
在技术员的技术指导和协调、监管下,保质保量的推进生产。
到时候我们厂每天能够生产的牛仔布,预计能够达到1.1万米到1.2万米!
初步计算,单日产值将会达到15万左右,日毛利润接近3万。”
早在一周前,5条气流纺生产线就已经通过海运抵达香江。
而最近一周时间,在系统人才加班加点,大力协助之下,纺纱厂成功安装、调试好了生产线,正式开始试产。
经过一周的测试和调整,近期气流纺生产线的产能趋于稳定。
一些小毛病也被系统提供的技术员挑出来,并且想办法解决掉了。
纺纱厂就此步入气流纺时代,牛仔布也即将成为纺纱厂的主打产品。
然而,马龙对此却不是特别满意。
“剩下5条生产线什么时候能到?
之前不是说好了,年毛利润1500万吗?
现在每天还不到3万,属实少了点。
技术什么的我不管,我只看效益。
既然气流纺这生意能做,咱们厂得想办法扩产啊!”
马龙想着,都到快到一月底了,自己光靠盒饭生意,就赚了将近一千万。
如今手头又有钱了,既然纺纱厂这边也能赚钱,不妨继续掏钱买一批生产线,继续扩充产能,增加纺纱厂的盈利水平。
手下听马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笑着点头道:“老板,你说的是。
这次来,正要向你汇报呢!
如果剩下那5条气流纺生产线运到,到时候火力全开,咱们厂的织布机就不够用了。
现在可以提前准备起来,买二三十台喷气织机先备着。
喷气织机算是气流纺纱机的配套设备,也是新技术,比老式织布机生产效率高很多。
前几年捷克那边技术更新,喷气织机变得更加先进了。
咱们刚刚买过捷克的气流纺生产线,买一批喷气织机应该不难。
而且,喷气织机应该有现货,价格也不贵,二三十台大概也就两三百万。”
听手下这么说,马龙立刻吐槽道:“好家伙,二三百万,说的倒是轻巧。”
不过一想到,这是纺纱厂赚钱必备的,而接下来纺纱厂还要进一步扩大产能,所以这钱没法省,只能痛快掏钱了。
“还有新的生产线,你们核算一下。
加上这喷气织机,一共多少钱?
算清楚了,到时候再来找我汇报。”
马龙摆出一副不差钱的架势。
手下看到马龙这副德行,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办公室。
等手下离开办公室,马龙也抽空给金融公司那边打了个电话,询问一下自己现在到底有多少余钱,可以用来购买新设备。
过了一阵子,只听到电话那头回答道:“老板,总计是237万。”
“啊?怎么才这么点钱?我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马龙得到回报,顿时吓了一跳。
如果不是直接打到了金融公司办公室,接电话的是系统召唤出来的人才,马龙还以为自己的钱被人贪污了呢!
“上个月到这个月,公司进账了将近一千万吧?”
马龙继续追问,急切的想要弄清楚,剩下那七八百万的去向。
“老板,自从公司成立,公司所有流水超过了1200万。
但我必须要跟你讲清楚,你虽然赚的多,可花得也多。
你忘了,月初买了一家戏院。
买完了戏院还不止,戏院太老太破,你又找鸿兴建筑重新装修。
还有前阵子,一口气购买了23家商铺。
按你说是开糖水铺,你同样找咱们鸿兴建筑进行装修。
到了上周,你又开办了几家公司。
这些都花了你不少钱。
单个来看,花得不算特别多,加一起那就不少喽!”
听金融公司的手下这么汇报,马龙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月,我在不知不觉中就花了近千万啊?!”
回顾这个月的点点滴滴,马龙这才对“花钱如流水”,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
“算了,之前的事情就不追究了!你告诉我,公司什么时候能攒够1300万?”
马龙急着拿钱购买新设备,扩充纺纱厂的产能。
这也是刚刚对纺纱厂手下许下的承诺。
纺纱厂是能赚钱的,马龙自然不准备拖延时间。
生产设备早点买来,就能早点赚钱。
“老板,大概再过半个月时间,就能满足你的需求啦。
现在你旗下的公司太多,现金流却不稳定,短时间内无法精确计算。
只能按照上个月的情况,和各类公司大概的行情来推算。”
听到手下说,再过半个月,就能攒够钱,马龙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