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个月已经到来。
上个月应发工资总计为港币。
工资补贴港币,已转入鸿兴金融服务公司指定账户。】
时间转眼间进入到8月份,与上上个月相比,上个月的工资开支再创新高,从不足3.5亿港币,暴增到了将近4.8亿。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自然是马龙旗下大小公司的雇工人数再度暴增。
【大亨系统】
【主业1:社团( 3869),主业2:军事( )
副业1:纺织( 2079),副业2:服装( 3082)
副业3:房地产(1854 214),副业4:建筑(7568 848)
副业5:餐饮(3896 440),副业6:水泥(1284 151)
副业7:金融(309 43),副业8:电器( 1557)
副业9:机械(8537 956),副业10:航运(875 105)
副业11:渔业(8574 960),副业12:商业贸易(4382 495)
副业13:物流(1678 191),副业14:电影院线(316 44)
副业15:影视(135 24),副业16:汽车工业(895 107)
副业17:船舶工业(2684 306),副业18:机械维修(1583 184)
副业19:钢铁工业(1637 190),副业20:拆船(854 103)
副业21:电力工业(364 49),副业22:石油化工(757 92)
副业23:电子通信(375 50),副业24:半导体(63 6)】
排除雇佣军的将士数量,上上个月马龙旗下公司的总雇工人数只有10万出头,而这个月已经超过了15万。
虽说,绝大多数雇工的月薪不足2000港币,甚至在1500左右。
但马龙旗下依旧有不少高端行业,管理人才的工资比较高。
所以,平均下来,15万雇工的薪水已经超过了月薪3000。
马龙旗下所有公司,一个月下来需要支付的工资也超过了4.7亿港币。
好在,有系统的工资补贴功能相助,马龙支付的工资越多,能够拿到的补贴就越多。
在每个月两三亿港币的巨额补贴支持下,马龙大力建设的屯门、元朗新区,也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
就好比对岸改开初期,大量住宅、工厂、公司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相比较过去的屯门、元朗,如今不但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也变得更加宽敞、整洁。
不过,因为每天都有数万辆卡车、汽车在这里进进出出,再加上几十万的人流,这也使得刚刚拓宽的街道,依旧让人觉得略显拥挤、堵塞。
而随着这里各类商业、娱乐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南越帮在香江各处杀人放火,屯门、元朗新区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定居、投资。
恐怕再过个十几年,屯门、元朗新区就会取代维多利亚港两岸,成为香江最繁华的区域。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如今的街道,必然需要重新修缮、拓宽。
届时,平民出行将会依赖于地铁,富豪或许会乘坐直升机上班。
马龙已经派人在屯门、元朗修机场了。
但是建造地铁却没这个能力,只能依靠港英政府,或者直接从欧美、小日子引进相关技术。
这个问题,也将是马龙未来在东南亚打下一片地盘,必须要面临的。
所以,作为新手“国王”,马龙不得不将屯门、元朗当做将来执政的试验田,慢慢进行尝试,总结各种经验。
当然了,马龙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干活的事情都是由手下来干。
因为之前跟港英政府谈妥了将雇佣军撤回南越,如今马龙跟港督那边的关系,稍微和缓、亲近了一些。
马龙派手下去港督府商谈屯门、元朗建造地铁这事,也不是不能谈。
港督府那边也清楚,即便他们不答应,马龙也能绕开他们,自己找外国公司谈相关合作。
所以,这方面大概率还是有的谈的。
特别是,建造地铁有利于繁荣香江的经济。
如今香江毕竟还在约翰牛手里,港英政府本就有建造地铁的计划。
只不过新界不发达,初期地铁只会建在中环和油尖旺地区,连接本岛和九龙。
后续逐步发展,也是等香江重新回到祖国手里,才有了用地铁联通九龙、新界的计划,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逐步完善东铁线、屯马线……
如今屯门、元朗在马龙手里,马龙有能力让屯马线的西线提前半个世纪,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富先修路!
单纯修建、经营地铁,或许不会给马龙带来多少利益。
但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修建地铁无疑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如今马龙已经闲下来了,自然要推动一些事情来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