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光城指挥中心的警报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穆婉茹站在战术沙盘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那枚乳白色的能量结晶。结晶内部残留的荆无棣意识碎片正以不稳定的频率震颤,仿佛在呼应着北极与南太平洋传回的惊人发现。沙盘上,代表北极冰渊与南太平洋海沟的两枚猩红色标记被一道紫黑色的光带连接,光带末端指向幽光城——那里,沉睡着“共鸣之核”,地球文明最后的守护之匙。
“议会长,两支侦察小队已安全返回。”通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霜刃’在北极空腔采集到了母巢残骸样本,‘深潜者’在南太平洋祭坛录入了完整的能量脉冲记录。但……他们在撤离时遭遇了袭击。”
穆婉茹猛地抬头:“什么?”
“北极小队在穿越冰层裂隙时,触发了一道隐藏的能量屏障。”玄岩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背景音里夹杂着机械运转的轰鸣,“屏障释放出的紫黑色光刃切断了我们的后勤运输艇,三名队员受伤,但核心样本已成功封装。南太平洋的情况更糟——‘蛟龙Ⅱ号’刚浮上海面,就被一道从深海升起的触须缠住!那触须……至少有三十米长,表面覆盖着和母巢一样的六边形甲壳,末端长着倒刺状的吸盘!潮歌队长下令启动紧急浮力装置,才勉强逃脱。”
穆婉茹的视线落在沙盘边缘的“星渊”标记上——那是荆无棣意识共鸣中提到的概念,一个超越人类认知维度的存在。她深吸一口气,调出了两支小队传回的核心数据。
北极样本的检测报告显示:母巢残骸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微型奇点,其能量波动与“共鸣之核”产生微弱共振。更惊人的是,残骸内部的符文结构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一种空间锚定装置——它能将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比如“共鸣之核”的信号)放大并定向传输,就像……一座连接地球与“星渊”的灯塔。
南太平洋的脉冲记录则更加诡异:祭坛碑状结构释放的低频脉冲中,隐藏着一段重复的“召唤咒文”。科研团队通过逆向解析发现,这段咒文并非用于战斗或通讯,而是一种坐标标记与能量牵引的指令——它不断地向“星渊”发送信号,标注地球的位置,并引导某种存在穿越维度壁垒。
“他们在狩猎。”穆婉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域外族群’不是普通的入侵者……他们是‘星渊’的猎手,专门寻找像地球这样拥有‘共鸣之核’这类特殊能量的星球,然后将其标记、收割。”
苏瑾长老的脸色苍白如纸:“所以灾变初期,它们摧毁母巢后并未彻底离开……而是留下了一部分个体休眠,等待‘共鸣之核’重新激活的时机?”
“没错。”秦戬守备官调出一幅三维星图,上面标注着北极、南太平洋与幽光城的三角连线,“北极空腔是‘信号放大器’,南太平洋祭坛是‘召唤祭坛’,而幽光城的‘共鸣之核’……就是它们最终的猎物。”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迫感——地球从未真正安全,那些沉睡在冰渊与深海中的猎手,随时可能苏醒。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穆婉茹猛地站起身,“不是防御,而是摧毁!‘星火议会’决议:启动‘焚渊计划’,目标北极母巢残骸与南太平洋祭坛,彻底切断‘域外族群’与‘星渊’的联系!”
“议会长!”玄岩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急切,“北极空腔的母巢残骸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它周围的能量场极其不稳定。如果贸然使用高温武器,可能引发连锁爆炸,甚至波及极地生态圈!”
“南太平洋祭坛下方是活跃的地质断层。”潮歌补充道,“祭坛本身镶嵌在玄武岩环形剧场中,它的能量脉冲与地壳运动同步。如果破坏祭坛,可能引发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整个马里亚纳海沟区域都会被海啸淹没!”
穆婉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昆仑”科学院代表“星尘”的身上:“有没有办法在不引发灾难的前提下,瘫痪它们的功能?”
星尘推了推眼镜,投影出一组复杂的能量模型:“北极母巢残骸的能量核心是一个微型奇点,但它需要符文阵列维持运转。如果我们能破解符文的排列逻辑,用‘幽光之心’制造的‘秩序共振波’干扰其频率,就能让它陷入休眠——就像给一台机器断电。南太平洋祭坛的能量脉冲依赖于碑状结构上的符文传导,我们可以派遣特遣队携带‘符文腐蚀剂’(一种能分解‘星尘矿’的特殊溶剂),从内部瓦解它的传导网络。”
“具体执行方案。”穆婉茹沉声道。
“北极行动组由‘霜刃’与‘星火’的精英混合编队,目标是通过冰层裂隙潜入空腔,定位符文阵列的核心节点,植入‘秩序共振波’发生器。”玄岩接过任务,“预计耗时十二小时,期间需要‘幽光之心’远程校准频率。”
“南太平洋行动组由‘深潜者’小队主导,携带特制潜水器与符文腐蚀剂,从祭坛底部的岩缝渗透,直接破坏碑状结构的能量传导层。”潮歌点头,“但祭坛周围有休眠的域外族群个体,我们需要先解决这些‘守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