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技能大赛获奖的消息在公司里热了好几天,连食堂打饭时,都有人主动跟俊辉他们请教实验技巧。这天刚下班,大家还在实验室收拾东西,蒋主任突然在 “技术部大家庭” 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今晚六点,老地方饭店‘悦来居’包厢,我请客,专门给俊辉、雅萱、羽辰、洛依四个小家伙庆功!” 后面还附了个举着螃蟹的卡通表情包,透着满满的俏皮。
“主任也太贴心了吧!” 洛依看着手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我早就听说‘悦来居’的大闸蟹特别有名,就是一直没机会去尝。” 羽辰笑着点头,悄悄把刚整理好的实验数据报告放进抽屉 —— 其实他下午特意提前半小时完成工作,就是想早点收拾好,不耽误晚上的聚餐。
六点不到,众人就陆续赶到了 “悦来居”。刚推开包厢门,一股浓郁的蟹香就扑面而来,只见长方形的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两大盆红彤彤的大闸蟹,外壳油亮,热气腾腾,旁边还整齐地放着蟹钳、蟹针、湿巾和调好的姜醋汁,显然是提前准备好的。蒋主任正站在桌边,指挥服务员拆卸打包螃蟹的泡沫箱,看见他们进来,立刻笑着招手:“快坐快坐!这些螃蟹可是我特意休了两天假,亲自去阳澄湖挑的,个个都是满黄满膏,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俊辉率先凑到桌边,夸张地吸了吸鼻子:“哇!这香味也太诱人了!主任您这手笔,比老板发的奖金还实在!看来我们这次拿奖,真是沾了大光了。”
“奖金是公司对你们的认可,这螃蟹是我个人的心意。” 蒋主任拿起一只最大的螃蟹,用蟹钳轻轻敲了敲外壳,发出清脆的声响,“当年我拿第一届市化验技能大赛二等奖时,你王阿姨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两只螃蟹,蒸好后端给我,还跟我说‘以后做实验、做人,都要像这螃蟹一样,就算横着走,也得有底气、有硬壳,不能让人随便欺负’。”
满桌人都笑了起来,雅萱捂着嘴打趣:“王阿姨说得太有道理了!难怪主任您现在这么厉害,原来是当年吃了‘励志蟹’啊!” 蒋主任也跟着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拿起公筷,给每个人都夹了一只螃蟹:“快吃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吃螃蟹就得趁热,跟做实验一样,讲究个‘时效性’。”
大家纷纷拿起螃蟹,开始动手剥壳。雅萱剥得格外认真,她先用蟹针撬开蟹壳,小心翼翼地挑出里面的蟹黄,蘸了点姜醋汁,刚要送进嘴里,目光却无意间落在了蒋主任的手上 —— 他的手指关节处,有几道浅浅的疤痕,虽然不明显,但在灯光下,还是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主任,您这手怎么回事啊?是不是以前做实验时不小心弄伤的?” 雅萱放下蟹针,指着那些疤痕,语气里满是好奇。
蒋主任不在意地摆摆手,继续剥着手里的螃蟹:“嗨,都是老伤了。早年公司刚成立,实验室条件差,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移液管、容量瓶都是自己手工清洗,洗完还要放在酒精灯上烘干消毒。有一次烘干移液管时,不小心碰到了滚烫的玻璃管,手一下子就被烫红了,后来还划了道口子,慢慢就留下了这些疤。” 他顿了顿,眼神里带着回忆,“现在好了,你们赶上了好时候,用的都是自动移液器、烘干箱,安全又高效,不用再像我们当年那样‘冒险’了。”
羽辰听到这里,突然想起蒋主任那本泛黄的实验笔记本 —— 里面有一页,画着一个简易的木质移液管支架,旁边用蓝色钢笔写着 “自制,防烫,烘干时可用”,字迹工整,还标注了支架的尺寸。原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那些为了方便操作、保证安全的小发明,都藏着老一辈化验员的不容易,藏着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守。他看着蒋主任手上的疤痕,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悄悄拿起一只螃蟹,递到蒋主任面前:“主任,您也多吃点,补补身体。”
蒋主任笑着接过:“好,好,咱们一起吃。”
包厢里的气氛越来越热闹,大家一边剥螃蟹,一边聊着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小磊吃得最快,一只螃蟹刚吃完,就又拿起一只,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羽辰哥,上次你教我的水质检测误差控制方法,我在车间试了一下,真的特别好用!以后我还得多跟你学学,争取下次有机会,也能参加技能大赛。”
“没问题,只要你愿意学,我肯定好好教你。” 羽辰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欣慰 —— 他突然明白蒋主任说的 “传承” 是什么意思了,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这份对专业的热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
洛依剥螃蟹的动作比较慢,羽辰看在眼里,悄悄帮她把一只螃蟹的外壳撬开,挑出里面的蟹肉,放在她的碟子里:“小心点,别被蟹壳划到手。” 洛依脸颊微微泛红,小声说了句 “谢谢”,低头吃着蟹肉,心里却像被姜醋汁里的糖融化了一样,甜甜的。她偷偷看了眼羽辰,发现他正专注地听俊辉讲在洛阳牡丹园的趣事,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小小心思 —— 要是以后能经常这样,和他一起吃饭、聊天、做实验,该多好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