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技能大赛当天,市总工会的会议厅被改造成临时赛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三十多家企业的代表队穿着统一的白色实验服,整齐地站在各自的操作台后,像列队待发的士兵,连呼吸都透着严谨。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锃亮的仪器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更添了几分赛场的肃穆。
蒋主任早早带着俊辉、雅萱、羽辰和洛依来到赛场,他拉着四人走到角落,反复整理着他们的衣领,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别慌,就当在咱们实验室做平常的实验。记住,数据不会骗人,你们平时练得有多扎实,今天就能发挥得有多好。” 他嘴上说得平静,眼神里却藏着满满的期待,又带着几分担忧 —— 这是他第一次带年轻团队参赛,比自己当年站在赛场上还要紧张。
“知道了,主任!” 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带着坚定。俊辉悄悄握了握雅萱的手,给她递了个鼓励的眼神;羽辰则帮洛依理了理额前的碎发,轻声说:“别紧张,就像咱们平时训练那样。”
很快,比赛正式开始。裁判长宣读比赛规则后,各组选手迅速回到操作台,赛场里瞬间只剩下仪器运转的细微声响和笔尖划过记录纸的沙沙声。俊辉和雅萱抽到的是食品成分快速检测项目,要求在两小时内完成蛋白质、脂肪和黄酮类物质三项指标的测定,这正是他们备战时重点训练的内容。
雅萱率先开始调试分光光度计,手指却微微发颤 —— 赛场的氛围比想象中更压抑,周围选手快速操作的身影,让她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俊辉看在眼里,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想想洛阳的牡丹,咱们连园丁大爷的追赶都躲过了,还怕这点场面?”
雅萱被他逗笑了,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手抖的症状也消失了。她深吸一口气,熟练地校准仪器,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比色皿,动作流畅得像演练过千百遍。俊辉则在一旁精准称量样品,记录数据,两人配合得默契十足。当最后一组黄酮类物质的检测数据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笃定 —— 数值与他们在实验室练了百遍的结果分毫不差,甚至比平时的最佳数据还要精准。
另一边,羽辰和洛依负责的水质多参数检测项目更考验耐心。滴定管里的标准溶液要一滴一滴缓慢滴加,眼睛必须死死盯着锥形瓶里溶液的颜色变化,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数据偏差。洛依半蹲在操作台旁,眼睛离锥形瓶只有十几厘米,专注地观察着:“再加半滴,慢一点。” 羽辰握着滴定管活塞的手稳如磐石,根据她的指令精准控制滴加速度,每一滴溶液落下的时间都恰到好处。
“停!颜色变了!” 当锥形瓶里的溶液从无色变成淡粉色时,洛依立刻喊道。羽辰瞬间松开活塞,低头看了眼滴定管的刻度,快速报出数据:“消耗标准溶液 18.72mL,误差在 0.02mL 以内。” 两人的声音都不大,却带着十足的默契,仿佛演练过千遍,连裁判路过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赞许地点了点头。
中场休息时,蒋主任匆匆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四支士力架,塞到四人手里:“快补充点能量,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 他的手心全是汗,鬓角也沾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比自己当年参赛还紧张,“我刚才绕了一圈,看了隔壁企业代表队的操作,他们的滴定速度太快了,虽然节省时间,但很容易错过终点,数据肯定不准。你们不用跟他们比速度,稳扎稳打,把每个步骤做扎实,就是最好的战术。”
俊辉咬了口士力架,甜腻的巧克力在嘴里化开,瞬间补充了能量:“放心吧主任,我们心里有数,不会慌的。” 雅萱也点点头,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快速翻看之前记录的注意事项,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短暂的休息过后,最后一项比赛 —— 未知样品鉴定开始了。裁判给每组发放了一份密封的白色粉末样品,要求在一小时内通过显微观察、理化反应等方法确定样品成分。俊辉小心翼翼地取了少量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试剂后盖上盖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他调焦的手很稳,目光紧紧盯着目镜,突然想起蒋主任曾经说过的话:“显微镜下的世界,藏着所有答案,只要你足够细心,就能找到它。”
很快,他在视野里看到了呈菱形的透明晶体,边缘还带着微弱的光泽:“是草酸钙!常见于植物样品中,比如之前我们检测过的牡丹花瓣里就含有这种成分。” 雅萱立刻在电脑上调出草酸钙的标准数据模型,将检测到的晶体形态、熔点等参数逐一比对,两人的动作行云流水,不到四十分钟就完成了鉴定报告,甚至还附上了详细的检测过程示意图。
此时,其他组的选手还在紧张地进行理化反应验证,有的甚至因为试剂配比错误,导致样品溶液出现异常浑浊。羽辰和洛依也顺利完成了未知水样的鉴定,确定其中含有微量的铁离子和锰离子,与他们平时训练的模拟样品成分完全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