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午后,阳光透过菠萝地旁凉棚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俊辉、雅萱、羽辰和洛依四人围坐在竹桌旁歇脚,桌上还放着吃剩的菠萝块,清甜的果香在空气中弥漫。洛依用竹签戳着一块菠萝,边吃边晃着腿,突然眼睛一亮,放下竹签,开始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起家乡桂林的好。
“你们是没去过桂林,不知道那儿的风景有多绝!” 洛依嚼着菠萝,话语里都带着股清甜的气息,“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就说漓江吧,那水绿得跟翡翠似的,坐在竹排上往下看,能清清楚楚瞧见水里的小鱼摆尾巴,连水草飘动的纹路都看得明明白白。还有岸边的山,奇形怪状的,一会儿像卧着的骆驼,一会儿像吸水的大象,我小时候总对着山发呆,猜它们夜里会不会偷偷换姿势,第二天变成新的模样。”
俊辉听得连连点头,手里把玩着刚才摘菠萝时捡到的小贝壳,感慨道:“听着就带劲!这可比咱们车间里单调的流水线有意思多了,天天对着机器,眼睛都快要看花了,要是能去桂林看看这样的山水,肯定能让眼睛好好放松放松。”
“那当然!” 洛依笑得更欢了,眼睛弯成了月牙,“还有阳朔,人家都说‘阳朔山水甲桂林’,那儿的遇龙河比漓江还秀气呢。竹排漂在遇龙河上,速度慢悠悠的,两岸的竹林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有人在耳边轻轻哼歌。我爷爷以前就是漓江的撑排人,竹篙轻轻一点,竹排就能滑出老远,他还教我唱桂林的山歌呢,说这山歌得对着山水唱,才够味儿。”
“唱来听听啊!别光说不唱,让我们也感受下桂林山歌的魅力!” 雅萱来了兴致,推了推洛依的胳膊,眼里满是期待。俊辉和羽辰也跟着点头,目光都集中在洛依身上。
洛依倒也不扭捏,清了清嗓子,挺直了腰板,就开口唱了起来:“唱山歌来 —— 这边唱来那边和 ——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 不怕滩险弯又多 ——”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像山涧流淌的泉水,带着桂林山水特有的灵秀,在菠萝地旁的凉棚下回荡。羽辰听得都看呆了,手里攥着的菠萝核差点掉在地上,目光紧紧锁在洛依身上,仿佛被这歌声带到了山清水秀的桂林。
“太好听了!比我在手机里听的山歌还动人!” 雅萱忍不住鼓掌,“洛依,你这嗓子不去当歌手可惜了!”
洛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其实我唱得一般,我奶奶唱得才好呢,她能对着一座山唱一下午,还能自己编歌词,把看到的风景都唱进歌里。”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开始细数家乡的美食,“不光有山有水,桂林的吃得也绝!桂林米粉你们吃过吗?那可是我的最爱!鲜美的骨汤里泡着爽滑的米粉,再加上酥脆的锅烧肉、入味的卤蛋和酸爽的酸笋,那滋味,想想都流口水。我每次回桂林,不管多晚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家附近的米粉店,喊老板‘来碗二两米粉,加双倍锅烧肉’,不嗦上一碗,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好像手里正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桂林米粉,脸上满是回味的表情,引得俊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拍了下桌子:“听你这么说,我都快馋死了!等咱们下次有时间,一定要去桂林嗦碗正宗的米粉,尝尝你说的双倍锅烧肉到底有多香!”
“还有阳朔的酒糟鱼!” 洛依继续念叨着家乡的美食,眼神里满是自豪,“那是用漓江里新鲜的鱼腌制的,先把鱼晒干,再裹上自家酿的酒糟,放进坛子里密封好,等上一两个月再拿出来蒸着吃。鱼肉带着淡淡的酒香,一点腥味都没有,肉质还特别紧实,我奶奶做这个最拿手了,每次我回学校或者回厂里,她都会给我装满满一罐子,让我带回来慢慢吃,我宿舍的室友都抢着跟我要呢。”
羽辰一直安静地听着,这时突然插了句嘴,声音有点小,却很清晰:“那…… 那酒糟鱼里的酒糟,是怎么酿的啊?是不是跟我们实验室里培养菌种一样,有特别的讲究?” 他想起自己在实验室里调试微生物培养环境的经历,对这种需要 “发酵” 的工艺格外好奇。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洛依得意地挑了挑眉,开始详细解释,“酿酒糟可得用当年收获的新米,先把米蒸熟,放凉后加入酒曲,然后放进坛子里密封好,还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发酵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好呢。这过程跟你们实验室培养菌种确实有点像,都得细心照料,一点都不能马虎,温度高了或者低了,酒糟的味道就变了,酿出来的酒糟鱼也就不好吃了。”
俊辉听完,一拍大腿,提议道:“那下次咱们组团去桂林!洛依你当导游,给我们介绍风景,带我们吃好吃的,管吃管住怎么样?”
“想得美!” 洛依笑着瞪了他一眼,眼神里却满是笑意,“管吃可以,毕竟我家乡的美食多,让你们尝尝鲜没问题。但管住嘛…… 我家可住不下这么多人,让羽辰给你们找地方住!他不是说哈尔滨有房子吗,咱们到时候可以互换家乡游,去桂林住羽辰找的地方,去哈尔滨就住羽辰家,多划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