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銮殿上的争论声如潮水般涌入耳中,萧辰猛然睁开双眼。
刺眼的阳光从殿顶的琉璃瓦透下,在他眼前形成一片金色的光晕。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见自己布满老茧的双手正按在一柄沉重的佩剑上。
朝服上绣着的麒麟纹样在阳光下闪烁着暗金色的光芒。
“记忆,来!”
话落,陌生的记忆如洪水般冲入脑海。
原主乃是大周镇国大将军,大宗师境强者,最顶级强者之一。
生于大周天启三年冬月。
彼时北疆狼烟未靖,南疆匪患频仍。
原主出身将门,自束发之年便随父兄征战四方。
十二岁便能熟稔兵法。
十五岁时在青崖关之战中。
率八百精骑突袭敌军粮草辎重,扭转战局,崭露头角。
二十岁那年,原主继承父职,成为萧氏军新一代主帅。
原主治军极严,却爱兵如子,所率之军,皆能以一当十。
在原主的带领下,萧氏一族南征北战。
平定西蜀之乱,收复东越失地。
为大周皇朝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在原主的不懈努力下,大周皇朝迎来了二十年的太平盛世。
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
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天启二十三年,北方蛮族突然大举进犯边关“玉天门”。
原主临危受命,率领大军奔赴边疆。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与蛮族展开了殊死搏斗。
无数次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击退敌军。
天启三十三年。
在一场关键战役中,原主亲率精锐骑兵,深入敌军腹地,直取蛮王首级。
此战之后,蛮族元气大伤,再无力大举进犯。
原主乘胜追击,率军一路北上,封狼居胥,扬威异域。
成为了大周百姓心中的英雄。
然而,功高震主的原主却引起了皇帝的猜忌。
凯旋之日,当原主率领大军行至城门口时。
等待他的不是百姓的欢呼和皇帝的嘉奖,而是如雨般的箭矢。
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而死,萧氏一族也惨遭灭门。
…
“叮!发布任务,尽可能保护族亲,并让大周覆灭。”
“这原主一生为国为民,却落得如此下场,这人情世故…指不定有大病。”
这记忆看的萧辰脑子差点抽了。
这时。
“萧爱卿,你曾驻守玉天门,对此有何看法?”
萧辰缓缓抬头,见龙椅上的皇帝正投来询问的目光。
那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儒雅,眼中却藏着毒蛇般的算计。
“这么没城府吗,TM的阴狠都快写脸上了,原主这都看不来?”
萧辰心中一阵无语。
朝堂上。
其余将领见萧辰低头沉思,迟迟没有回答。
便立即有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大周皇朝二十年的和平盛世,早已经让这些将领忘记了蛮族的可怕。
更忘记了边境将士是用怎样的血肉之躯才守住这太平盛世。
而且没有战争,这些将军毫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此时蛮族来犯,这不是正中他们下怀。
于是,年轻将领赵元武迫不及待的站出来,行礼朗声说道。
“陛下!蛮族不过疥癣之疾,臣愿领兵五万,三月内必平!”
老将王猛不甘示弱,上前一步道:
“臣只需三万精兵,定让蛮族有来无回!”
声音洪亮,颇为老当益壮。
又一个大将站出来,不屑说道。
“陛下,区区蛮族,给臣一万士卒,定灭之。”
萧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种事也敢卷,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他接收了原主的全部记忆。
知道这次蛮族入侵的背后是蛰伏二十年的血狼部落。
那位新任蛮王已是大宗师圆满之境的强者!
而且已经向传说中的开宫境踏出半步。
这些盲目自信的朝臣根本不知道他们将面对的是什么。
“回陛下!”
萧辰思索片刻,出列抱拳道,
蛮族此次来势汹汹,恐怕不易对付。萧辰语气平淡,臣近来旧伤复发,恐难当大任。
皇帝眉头微皱,假装担忧道:“爱卿的伤...”
“北疆寒毒入骨,每逢阴雨便剧痛难忍。”
萧辰面不改色地扯谎,同时暗中观察皇帝的反应。“若强行出征,恐怕误了军机。”
这时,宰相李文渊嗤笑一声。
“萧将军莫非是怕了?当年你可是号称玉门铁壁啊。”
萧辰目光如刀般扫过李文渊那张肥腻的脸。
这个人,在原主的记忆中好像是杀死原主的主谋之一。
“李相若有高见,不妨亲自领兵。”
萧辰淡淡道,“或者派令郎前去?听闻令公子在青楼一掷千金时,常夸口有万夫不当之勇。”
殿内响起几声压抑的笑声。
李文渊脸色涨红,正要反驳,皇帝已不耐烦地挥手,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