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一月后的朝会上。
兵部侍郎连滚带爬冲出队列,脸色慌张,手中高举插着一份军报,声音嘶哑:
“陛下!八百里加急!北漠蛮族大汗亲率二十万铁骑突袭破关!云城、朔海城接连失陷!宁远城被围,危在旦夕!守将…守将已血战殉国!”
“什么?!”金銮殿顿时炸开了锅。
“北漠怎敢突然南下?”
“宁远乃北方屏障,一旦失守,中原门户洞开!”
“二十万铁骑!这如何抵挡?”
“康无畏刚死,军中人心惶惶,谁能挂帅出征?”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北漠铁骑的凶悍深入人心。
以往靠康无畏勉强抵御。
如今康党刚被清洗,军中将领或下狱或人人自危,正是最混乱空虚之时。
北漠此时大举进犯,简直是灭顶之灾!
龙椅上的萧辰双眼微眯。
北漠蛮族?不过是未开化的蝼蚁。
但这具身体的记忆告诉他。
这大虾国的军队确实拿草原骑兵没办法。
打又打不过,追又追不上。
只能一味的固守城池。
更重要的是,时机太巧。
康无畏刚死,北漠就大军压境?
若没有内贼通风报信、里应外合,绝无可能。
那些隐藏的蛀虫,是怕朕收回权势,损了他们的利益吧?。
也好,正好一并清理。
众臣还在争论是议和还是募兵、该推举谁为主帅时。
萧辰缓缓起身。
他一站起,殿内所有嘈杂瞬间消失,百官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
不知这位刚安稳了一个月的皇帝又要发什么神经。
“区区蛮夷,何足道哉。”
萧辰的声音平静,自信。
“传朕旨意。”
他目光扫过下方武将,将领们接触到他的视线,皆不由自主低下头,无人敢应声请战。
“点齐京师三大营,备足粮草。”
百官愣住,陛下点兵要做什么?
都还没选出合适的大将呢。
萧辰接下来的话石破天惊:“朕,要御驾亲征。”
死寂,绝对的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龙椅上的皇帝。
御驾亲征?
陛下昨日才显露武力诛杀康无畏。
可那是在宫内,有主场优势。
与沙场征战完全是两回事!
北漠二十万铁骑,岂是儿戏?
“陛下!万万不可啊!”
老丞相蔡文京第一个扑出来跪倒,涕泪纵横。
“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陛下三思!北漠凶悍,战阵无情!”
“还请陛下坐镇中枢,另选良将!”
劝谏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大臣都跪了下来。
他们未必全是关心皇帝安危,更多的是恐惧。
万一皇帝有失,这江山一时间群龙无首。
到时候真的被那蛮夷入侵不及抵挡,说不定他们这些世家也到头了。
他们可是听说过那群蛮夷会吃人的。
萧辰却不为所动,目光越过跪倒的群臣,仿佛已望见遥远的北方战场。
“朕意已决。”
他语气淡然,却带着无可动摇的意志。
“十日之内,朕要看到大军开拔。在此期间,朝政由皇后沈清秋与内阁共同协理。”
说完,他不再理会满殿跪伏的臣子,转身拂袖而去。
留下满朝目瞪口呆、忧心忡忡的百官,在空旷的金銮殿中面面相觑。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皇宫,自然也传到了坤宁宫。
沈清秋正在修剪花枝,闻听此言,手中的金剪刀“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她脸色瞬间苍白,几乎站立不稳,被宫女慌忙扶住。
“他疯了不成?”她喃喃自语,心乱如麻。
那个男人,刚刚展现出一点明君的迹象,就要亲自去送死吗?
北漠那是何等凶险之地!他难道忘了历代先帝有多少是折在边境战事上的?
一种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担忧和恐惧攥紧了她的心。
她甚至来不及细想自己为何会如此担心一个冷落了她这么多年的人。
犹豫再三,她最终还是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向着皇帝的寝宫走去。
她必须去问个明白,哪怕只是劝他再多考虑一下。
当她来到寝宫殿外,却意外地没有太监通传。
她轻轻推开殿门,看到的景象让她怔在原地。
萧辰并未穿戴龙袍,而是一身玄色劲装,正站在巨大的边境舆图前。
听到动静,萧辰转过头,看到是她,似乎并不意外。
“皇后来了。”他的语气很平淡。
沈清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陛下,北漠之事,臣妾听闻了。御驾亲征,是否太过冒险?朝中非无将可用…”
“朝中还有谁能用?”
萧辰打断她,目光依旧回到舆图上,“康党虽除,余毒未清。军中派系林立,彼此掣肘。临时换将,军心不稳。此战,非朕去不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