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县委书记的关注:深化改革的决心
当“周建国”三个字从林枫口中清晰地吐出,一号会议室里那本就凝重的空气,仿佛被抽走了一半,让人的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时间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常务副县长钱立国的嘴角刚刚勾起一丝准备看好戏的冷笑,此刻僵在了脸上。他预想过林枫会自荐,那他就可以攻击林枫急于揽权;他也预想过林枫会提不出人选,那他就可以攻击林枫的方案是空中楼阁。但他万万没想到,林枫会推出周建国。
一个刚刚从乡镇提拔上来,坐上县府办主任位子还不到半年的角色。
县长钱卫东那一直有节奏敲击着桌面的手指,也停了下来。他看向林枫的眼神,多了一层深意。他问那个问题,本意是想看看林枫的政治智慧,是想自荐,还是会把皮球踢回来。结果,林枫给出了第三个答案,一个让他都感到意外,却又不得不承认相当精妙的答案。
而坐在主位上的陈建国,眼底深处那丝考量的光芒,瞬间被一抹惊诧所取代。他锐利的目光在林枫的脸上停留了足足三秒,像是在重新评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这个提议,太出人意料,也太聪明了。
林枫不自荐,完美避开了“贪恋权位”的攻讦,显得自己一心为公。
他推荐周建国,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从乡镇时期就与他配合默契的“自己人”,这既是安插亲信,确保改革执行力的雷霆手段,又因为周建国县府办主任的身份,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最妙的是,这一手,直接把难题抛给了他陈建国。同意,就是为林枫的改革团队背书;不同意,那就要拿出更合适的人选,否则就是阻碍改革。
“胡闹!”
一声压抑着怒气的低喝,打破了这死寂。钱立国终于从错愕中反应过来,他几乎是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陈书记,我不是针对谁。但这个‘企业服务中心’,按照林县长的构想,是咱们清源县未来几年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硬仗中的硬仗!周建国同志的能力我们不否认,在乡镇工作兢兢业业,但让他来挑这副全县最重的担子,是不是太儿戏了?”
他环视一周,试图争取同盟:“这个中心主任,要面对的是全县几十个职能部门,个个都是根深蒂固,关系盘根错节。周建国同志的资历、威望,压得住吗?他懂信息技术吗?他懂流程再造吗?这简直是让一个步兵去开航空母舰!”
这番话说的极为刻薄,却也切中了许多人心中的疑虑。
政法委书记王凯也皱起了眉,虽然他欣赏林枫,但也觉得这个提名有些草率。
会议室里,刚刚被林枫一番话压下去的质疑声,再次蠢蠢欲动。
林枫却依旧平静,他甚至没有看钱立国,而是转向陈建国,微微躬身:“书记,各位常委,我推荐周建国同志,正是因为他不懂所谓的‘流程再造’,不懂那些高深的技术名词。”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满口理论的专家,而是一个真正‘痛过’的人。周建国同志在乡镇当了那么多年的一把手,为了一个项目,为了给企业解决一个问题,他跑过多少部门,说过多少好话,看过多少脸色,在座的各位,可能没有比他体会更深的。”
“他就像一个在满是地雷的阵地上,匍匐前进了十几年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哪里的雷最密集,哪里的路最难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来当地图的绘制者和排雷的总指挥。因为只有他,才知道企业和基层干部,最真实的痛点在哪里。”
“至于威望和资历,”林枫笑了笑,“这个中心,不是靠主任一个人的威望来运转的。它的威望,来自于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来自于白纸黑字的红头文件,来自于‘超时问责、同步纪委’那冰冷的系统规则。在这个规则面前,任何部门,任何人,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这个主任需要的不是资历,而是百分之百的执行力和敢于得罪人的勇气。这两点,我相信周建国同志,恰好都具备。”
林枫的话,像剥笋一样,层层递进,把钱立国的质疑点,一一化解,甚至将周建国的“短板”——资历浅、不懂技术——巧妙地转化为了“优势”——贴近基层、没有旧思维包袱。
钱立国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句有力的话来反驳。
僵持的气氛中,县长钱卫东终于开口了。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缓缓说道:“林枫同志的考虑,有他的道理。周建国同志现在是县府办主任,协调各方,本就是他的职责。由他来牵头这个中心,也算是顺理成章。”
他没有明确支持,但“顺理成章”四个字,已经表明了态度。作为政府一把手,他选择站在了改革这一边。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陈建国的身上。
陈建国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看着林枫的从容不迫,看着钱立国的气急败坏,也看着钱卫东的表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