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县里派系:暗中的观察与试探
那句压低了声线的嘲讽,像一根沾了油的针,滑腻地刺向林枫的后背。他没有回头,甚至连脚步的节奏都没有丝毫改变,平静地走过拐角,将那些或审视或轻蔑的目光,连同走廊里浑浊的空气,一并关在了身后。
他的办公室在三楼走廊的尽头,门牌上“副县长室”几个字是新贴上去的,白色的底纸还没来得及泛黄,与周围陈旧的墙壁显得格格不入。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灰尘与纸张霉变的气味扑面而来。吴小飞还等在里面,他已经手脚麻利地用抹布把办公桌和椅子擦了一遍,但房间里那股久无人气的沉闷感,却不是一块湿抹布能轻易驱散的。他看到林枫进来,连忙站起身,表情有些局促,像个等待主人发落的仆人。
“林县长,您回来了。”
“嗯。”林枫应了一声,将公文包放在桌上。他走到窗边,看着那盆濒死的吊兰,干枯的叶尖微微卷曲,像一只只绝望伸出的手。他伸手摸了摸盆里干硬的土壤,然后转头对吴小飞说:“吴秘书,麻烦你找个水壶,给它浇点水吧,看着怪可怜的。”
吴小飞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新领导上任,第一道“指令”竟然是这个。他随即反应过来,连声应道:“哎,好,好的,我马上去。”他眼中的拘谨,悄然化开了一丝。
吴小飞刚提着水壶出去,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请进。”
门被推开,一个四十岁上下,身材微胖,脸上挂着标准笑容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手里没拿文件,而是提着一个崭新的保温杯。
“林县长,我是县府办行政科的刘斌。刚听说您搬过来了,特地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刘斌自来熟地把保温杯放在林枫桌上,“这是新给您领的杯子,以后您就是咱们县领导了,这喝水的家当可不能马虎。”
林枫的视线里,刘斌头顶的数字清晰浮现:【-15,试探/拉拢】。
“刘科长,太客气了。”林枫没有碰那个杯子,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刘斌笑呵呵地坐下,眼睛却在办公室里快速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掉漆的文件柜上,眉头夸张地皱了起来:“哎哟,林县长,您这办公条件也太艰苦了!这怎么行?您是分管咱们县农业和扶贫大计的父母官,这门面也代表着咱们县政府的形象。您放心,我下午就安排人过来,把这桌椅、柜子,全都换成新的!还有您楼下那台车,也该换了,我跟车队打个招呼,给您调一台新的帕萨特!”
他说得热情洋溢,仿佛林枫不是他的领导,而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兄弟。这张“关系图谱”上,行政科科长刘斌,是县长李卫民通过姻亲关系安排进来的,是李卫民阵营里负责后勤保障的管家。他这一番操作,名为关心,实为试探。探一探这个新来的副县长,是不是个贪图享受、容易被物质腐蚀的软柿子。
林枫静静地听他说完,脸上看不出喜怒。他端起自己那个用了几年的旧搪瓷杯,喝了一口凉透了的茶水,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刘科长,你的心意我领了。不过,这办公室挺好,桌椅都还能用,换了浪费。”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了一些:“我刚接手扶贫工作,下午还要看材料。听说有些山村里的学校,窗户玻璃都是破的,孩子们冬天上课都冻手。县里财政也不宽裕,咱们能省一点,就给孩子们多换一块玻璃,比给我换张新桌子有意义。”
刘斌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被这一句轻飘飘的话堵得严严实实。他总不能说,孩子的窗户不重要,领导的桌子才重要吧?这话要是传出去,他这个行政科长也就当到头了。
“是,是,林县长说的是。”刘斌的额头渗出细微的汗珠,“还是林县长高风亮节,一心为民,我这思想觉悟,跟您比差远了。”他头顶的数字,从【-15】跳动到了【-20,警惕/棘手】。
“没什么高风亮节的,在其位,谋其政而已。”林枫的语气依旧平淡,“刘科长要是没别的事,就先去忙吧。我这里还有一堆文件要看。”
这是毫不客气的逐客令。
“哎,好,好。那您忙,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刘斌尴尬地站起身,连桌上那个崭新的保温杯都忘了拿,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这时,吴小飞提着浇完水的水壶回来,正好在门口和刘斌错身而过。他看着刘斌有些狼狈的背影,又看了看办公桌后神色平静的林枫,眼神里多了一抹异样的光彩。他头顶的民心值,从【 5,试探/期待】悄然变成了【 15,敬佩/安心】。
送走了拉拢的,很快就迎来了施压的。
下午两点,水利局局长马胜利敲门走了进来。马胜利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挺着个不大不小的肚子,腋下夹着一个厚实的皮包。他是“本土网”上,刘振声那棵大树上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水利系统经营多年,根基深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