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屿科技顶层作战会议室
三天,七十二个小时,像被按下了加速键,倏忽而过。正午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炽烈地泼洒在会议室的地板上,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近乎凝固的紧张。空气里漂浮着浓咖啡的苦涩、电子设备散发的微弱热量,以及一种无声的、绷紧到极限的弦音。
每个人都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在各自的岗位上高速运转,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与校准,生怕一丝一毫的疏漏,成为压垮全局的那根稻草。
陆昭站在巨大的文化馆3D结构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被红色标记的位置上,声音低沉而快速地向身边两名便衣刑警重复着行动细节:
“A点、C点、E点,这三个通风口是重点突破路径,爆破组必须确保无声开启。地下室人质位置锁定在西侧这个区域,根据旧管道图和地质报告,这里结构相对薄弱,但周凛很可能布设了震动感应……书瑶,干扰频率序列最后确认?”
温书瑶立刻回应,声音带着熬夜后的微哑却异常清晰:“序列已锁定,加载完毕。目标频段覆盖他当年失败项目引发不适的共振点,以及可能诱发焦虑的低频嗡鸣。声波投射器已调试到最佳状态,随时可以启动。”
她看向陆昭,眼神交汇间是无需多言的默契。
潘叙白深陷在电脑椅里,脸色是近乎透明的苍白,眼下的青黑浓重得吓人,但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燃烧的幽火。
他面前的屏幕上,最后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最终汇聚成两个简洁的图标:一个绿色的“√”和一个闪烁着警示黄光的“后门已激活”。
“通讯网络压力测试通过,抗干扰阈值提升至理论峰值。”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纯净版’数据包伪装完美。‘特制版’……后门逻辑已固化,触发条件极度隐蔽,与预设验证环境深度绑定。”
他敲下最后一个回车,身体几不可查地晃了一下,随即被旁边伸过来的一只手稳稳扶住手臂。
唐果递给他一杯温热的蜂蜜水,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心疼,声音放得很轻:“叙白,缓缓。”
她看着屏幕上的黄光图标,又补了一句,带着她特有的笃定,“放心,网络这边,我罩着呢。” 潘叙白接过杯子,指尖碰到她微凉的手,几不可查地点了下头,紧绷的嘴角松了一丝。
林汐妍坐在会议桌一角,面前摊开着父亲那本泛黄的笔记和陈默提供的地质报告影印件。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描摹着笔记上父亲标注的那个“异常锈蚀点”,眼神专注,似乎在脑海中一遍遍演练着什么。
她的左手,一直紧紧攥着口袋里一个小小的、硬硬的物件——那是她偷偷准备的“后手”。一个源自她父亲修车厂旧物、特地让潘叙白改造过的微型强磁信号干扰器,原理简单粗暴,作用范围极小,但能在极端靠近电子设备时瞬间瘫痪其核心几秒钟。
她知道肖时宇的习惯,知道他一定会把U盘贴身放置,也一定会靠近周凛进行验证。这小小的东西,是她能想到的、在最后关头干扰验证、触发“后门”或者为强攻争取瞬息机会的唯一办法,而且绝对安全,不会留下任何可追踪的电子痕迹。
她只告诉了唐果和温书瑶,她们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支持。
窗边 - 肖时宇
会议室的喧嚣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肖时宇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所有人。
正午的阳光勾勒出他挺拔却透着孤绝意味的背影。他望着窗外城市的天际线,目光仿佛穿透了钢筋水泥的丛林,落在了那座废弃的、承载着所有恩怨与牵挂的文化馆上。
三天的不眠不休,高压下的精密筹划,对父母安危的揪心……
所有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暗流,在他深邃的眼底激烈碰撞、沉淀,最终淬炼成一种近乎冰冷的、磐石般的决心。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平静。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伙伴们的能力,更相信自己……能带父母回家。
炽烈的阳光渐渐染上了金红,拉长了窗棂的影子。会议室里,所有的检查终于宣告完成。空气仿佛被抽得更紧,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肖时宇缓缓转过身。他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深色便装,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眼底那份沉淀的决绝更加清晰。他走向会议桌中央。
潘叙白支撑着疲惫的身体站起来,走到他面前。他手里拿着一个外表普通、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U盘。他抬起眼,看着肖时宇,镜片后的目光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和信任。他没有说话,只是将U盘稳稳地、如同托付一件稀世珍宝般,放进肖时宇摊开的掌心。
“叙白……”肖时宇低声开口,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潘叙白抬手,用尽力气,重重地拍了一下肖时宇的后背。那一下,仿佛拍走了所有疑虑,只留下沉甸甸的托付。“去吧。”他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家里……有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