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原关东军司令部,如今已成为东北民主联军总指挥部。刘川将一份刚译出的电文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的聂政委、韩楚、刘亚、肖光、谭正等人。
“中央紧急通报,苏联红军大概率在一个月后对日宣战,进军东北。”刘川的声音带着紧迫感:“同时,老蒋那边也没闲着,在,美丽国人的军舰飞机支持下,正拼命往东北调兵遣将,想抢摘桃子。”
韩楚立刻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辽西走廊:“一个月,司令员,咱们必须抢在老毛子和国民党前面,把该拿的地方都拿到手,尤其是山海关,这把锁头必须攥在咱们自己手里,不然国民党中央军就能大摇大摆开进东北,”
聂政委接口道:“时间紧,任务重。我看,咱们必须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巩固内部,把咱们已经光复的沈阳、通化这些地方,彻底消化吸收,尤其是工厂、矿山,要立刻恢复生产,变成咱们的力量。另一条腿,继续向外进攻,扩大根据地,特别是向西,打通与关内的联系。”
参谋长刘亚立刻补充:“我同意政委的意见。巩固内部,第一要务是肃清根据地内的土匪和日伪残余武装,保障后方安全。第二,全力恢复沈阳兵工厂、鞍山钢铁厂、抚顺煤矿等核心工厂的生产,这是我们立足的根本。第三,加快地方政权建设和土改,发动群众。”他顿了顿,在地图上划过,“对外进攻,主要方向是西满和热河。目标:光复通辽、赤峰、承德,最后,占领山海关,彻底切断国民党陆路进入东北的通道,”
肖光盯着地图,沉吟道:“向西进攻,关键是速度。国民党军队还在集结,咱们要打一个时间差。我建议以骑兵纵队和装甲纵队一部组成快速突击集群,充分发挥机动优势,横扫辽西、热河地区的日伪军。”
谭正紧接着说:“政治工作要跟上。向西发展,很多是新区域,群众基础薄弱。我们要派出精干的工作队随军行动,宣传我党政策,争取民心,建立政权。同时,对国民党可能进行的舆论攻击和特务渗透,也要提前防范。”
刘川听完大家的意见,在地图上山海关的位置:“好,就这么干,双线并进,一个月内,我们要让东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把山海关变成咱们的大门,”
他看向韩楚和肖光:“老韩,老肖,向西进攻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俩。韩楚为主,肖光辅助。集中第一、二、三、六、七,五个步兵纵队,配属炮兵第一纵队、装甲纵队主力和孙德胜的骑兵纵队,组成西进兵团,你们的任务是,一个月内给我拿下通辽、赤峰、承德,最后,把红旗插上山海关城头,”
韩楚眼中精光一闪,啪一个立正:“司令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要是拿不下山海关,你撤我的职,”
肖光也沉稳应道:“我们会密切配合,快速推进,绝不给国民党军反应的时间。”
刘川又转向刘亚和谭正:“参谋长,巩固内部的任务同样艰巨。你负责统筹,调动第八、九、十、十一、十二纵队,分区域清剿土匪和残敌,配合地方干部接管工厂、矿山,恢复生产。谭主任,政治部和地方工作的压力很大,要确保新老根据地的稳定。”
“明白,”刘亚和谭正齐声应答。
“朱锐,”刘川看向炮兵司令。
“到,”朱锐挺起胸膛。
“你的炮兵,分散配属给西进兵团和留守部队。既要保证进攻的炮火强度,也要协助巩固防御。特别是沈阳兵工厂和鞍钢的安全,给我用炮火织一张保护网,”
“是,司令员,”
命令一下,向西的路上,铁流滚滚。韩楚站在他的指挥车旁,对着几个纵队司令下达命令:“李云龙,”
“到,”李云龙嗓门依旧洪亮。
“你的第一纵队为左路先锋,配属坦克66团,沿着彰武、库伦旗方向,直扑通辽,动作要快,遇到小股敌人不要纠缠,交给后续部队,”
“明白,通辽交给我了,”李云龙拍着胸脯。
“丁伟,”
“到,”丁伟冷静应答。
“你的第二纵队为右路,配属坦克88团,从法库、康平方向推进,目标也是通辽,与李云龙形成钳形攻势,”
“是,”
“张大彪,周汉,”
“到,”“到,”
“你们的第三、七纵队紧随其后,负责扫清外围,巩固战线,并向赤峰方向警戒,”
“是,”
韩楚最后看向梁中玉和孙德胜:“老梁,你的装甲纵队主力作为我的拳头,随时准备投入关键方向,老孙,你的骑兵纵队发挥机动优势,前出侦察,迂回包抄,专门收拾鬼子的后勤和指挥部,”
“放心吧韩副司令,”梁中玉和孙德胜信心满满。
西进兵团向辽西、热河地区猛扑过去。沿途的日伪军据点在我军强大的兵力和火力面前,纷纷被拔除、碾碎。
与此同时,在后方根据地,刘亚和谭正的工作也全面展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