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和聂政委一路风尘仆仆在顺利抵达延安的第二天,便接到通知前往汇报工作,走进延安的窑洞,1号正伏在案头看着文件,听到脚步声,他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迎了过来。2号和3号也分别从旁边的椅子上站起,目光中带着赞许。
“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嘛,”1号操湖南口音打着招呼,伸出大手与刘川和聂政委用力地握了握,“一路上辛苦咯,”
刘川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好,不辛苦,”聂政委也微笑着与各位首长握手问候。
2号指着旁边摆好的长条木凳:“快坐,快坐。就等着你们来,好好听听我们山东军区这盘大棋下得怎么样喽。”
3号递过两杯水,关切地说:“先喝口水,润润嗓子。听说你们这一路,也不太平?”
刘川接过碗,道了声谢,回答道:“多谢首长关心,路上遇到几股小规模的伪军骚扰,都被警卫分队解决了,没耽误行程。”。
1号坐回自己的椅子,看着刘川和聂政委:“那就好,现在跟我们详细讲讲吧。从你们过黄河进入山东,到如今坐拥50多万兵马,还把鬼子打得闻风丧胆,这个过程,我们虽然从电报里知道个大概,但总不如你们当面讲来得透彻、来得生动。”
聂政委看了看刘川,示意他先开始。刘川放下水碗,清了清嗓子,神情变得专注而沉稳:“各位首长,那我就从我们进入山东之初的情况开始汇报。”他吐字清晰,带着一种历经战火淬炼的镇定。
“当初我们带着骨干力量进入山东,面临的局面非常复杂。日伪势力盘根错节,地方武装林立,群众基础虽然存在,但需要大力恢复和巩固。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首先在鲁中南山区站稳脚跟,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同时以精干主力部队对外围进行机动灵活的作战,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扩大影响。”
他略微停顿组织接下来的语言:“进入山东的第一场硬仗,是在马家堡和鬼子木村联队的交锋。那一仗,丁伟的二旅打得不错,歼灭了鬼子半个联队,打出了我们山东军区的威风,也让山东的百姓看到了我们八路军抗日的决心和能力。此后,我们抓住时机,迅速整合山东境内的抗日武装,许友同志带来的山东纵队老底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延安的任命,使我们得以统一指挥,形成了拳头。”
2号听得认真,不时点头:“统一指挥是关键,之前山东的抗日力量有些分散,容易被敌人逐个击破。你们这一步走得好。”
刘川继续道:“鬼子显然意识到了我们的威胁,土桥一次调动了五万多人,分五路进犯。我们分析敌情后,决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首先选择其相对孤立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作为目标,利用地形和情报优势,打了一场漂亮的围歼战,不仅粉碎了敌人的一路进攻,还意外缴获了三十辆坦克,为我们重建装甲部队奠定了基础。”
“哦?三十辆坦克?”3号首长饶有兴趣地向前倾了倾身子,“这可是笔大财啊,看来鬼子这个运输大队长当得挺称职。”
窑洞里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刘川也笑了笑,接着语气转为凝重:“鬼子吃了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岗村宁次亲自策划,组建了那个所谓的‘狩虎’部队,全是摩托化,配备了大量战车和重炮,还有飞机支援,企图以绝对的火力和机动性,直插我们的心脏。”
1号吐出一口烟雾:“这个‘狩虎’听起来很厉害嘛。你们是怎么对付的?”
“压力很大。”刘川坦诚地说:“硬碰硬我们当时肯定吃亏。我们利用根据地群众基础好的优势,严密封锁消息,同时主动后撤,诱敌深入。在黄家洼一带,我们布置了一个大口袋,集中了能够机动的所有主力,包括刚刚有点样子的装甲分队和炮兵。战斗很激烈,鬼子‘狩虎’部队的先头中队,那个中川联队,确实装备精良,战斗意志顽强。但我们占了地利人和,最终将其全歼。坂本见势不妙,立刻命令后续部队撤退了。这一仗,算是挫败了敌人企图一举摧毁我指挥中枢的阴谋,也让我们对鬼子的新战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随后又详细汇报了后续的光复张店、周村,以及在鲁西北的发展,特别提到了利用围点打援战术,有效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并缴获了大量装备。
“随着我们根据地的扩大和部队的增加,我们意识到,以前那种小部队游击战的经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刘川的语气变得更为郑重,“因此,我们下决心开展了旅级军事主官培训班,重点解决大兵团机动、步炮协同、通讯联络这些关键问题。同时,我们建立了兵工厂,开始尝试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后来在一位陈教授帮助下,甚至能造迫击炮炮弹了。我们还发现了金矿,军费紧张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
当汇报到全歼关东军精锐第88“骷髅”师团时,几位首长的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神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