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脚下,蜿蜒小径旁,立着一条大汉。
但见他头圆耳大,鼻直口方,生得眉秀目疏,腰细膀阔,端的是条好汉。
此人非是旁人,正是流落绿林,人称锦豹子的杨林。
他早年曾与邓飞合伙营生,如今听闻其在梁山颇受重用,便应了旧友之邀,前来相投。
杨林一边等待邓飞来接引,一边细细打量这八百里水泊。
但见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关隘重重,旌旗隐隐,岸边田亩井然,往来士卒操练有声。
心下不由赞叹:“早闻梁山泊替天行道,气象万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正感慨间,忽听得马蹄声与脚步声由远及近,如闷雷滚动。
只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疾行而来,足足有八百之众,虽风尘仆仆,却掩不住那股子剽悍之气。
领头的是两条好汉,一个唤作跳涧虎陈达,另一个是白花蛇杨春,正是少华山的人马举寨来投。
更引人注目的是,陈达和杨春二位寨主竟簇拥着一位年轻汉子,隐隐以其为尊。
只见那汉子身长八尺四五,面庞白皙丰润,五官英气逼人。
虽长途跋涉,一身锦缎劲装仍衬得他身材魁梧,猿臂蜂腰,真真是个翩翩少年英雄!
这便是九纹龙史进。
只是,这位俏郎君此刻却眉头紧锁,眉宇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躁与不耐,似乎对这趟梁山之行颇有抵触。
杨林行走江湖,生平最大的信条便是谨慎二字,眼见这队人马气度不凡,心下暗忖。
“梁山如今声威日盛,每日投奔者络绎不绝,观此一行人,绝非庸碌之辈。这梁山隐隐已有天下第一大寨气象!”
感慨归感慨,他并未贸然上前熟络,只泾渭分明地在一旁静静观察,哪怕好友相邀,他也定要看真切了再决定行止。
不多时,山寨方向传来喧闹之声。
只见以豹子头林冲和神机军师朱武为首,带领一众梁山头领亲自迎下山来。
这份礼遇,足见诚意。
邓飞一眼便瞧见了路旁的杨林,大笑着上前,两位旧友把臂言欢,甚是热络。
朱武更是快步走向史进三人,少华山旧部重逢,自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谊。
史进见到许久未见的朱武,心中亦是一暖,眉宇间的焦躁也冲淡了不少。
这时,林冲上前代替尚未归山的刘备主持大局,他面容沉稳,气度雍容,笑盈盈地对众人拱手。
“诸位兄弟远来辛苦!林冲奉哥哥将令,暂理山寨事务。今日少华山众英雄与杨林好汉齐至,真乃梁山幸事!且请一同上山,酒宴早已备下,我等当为诸位接风洗尘,畅饮达旦!”
然而,就在众人欢声雷动,正欲举步上山之际,史进却突然踏前一步开口。
“林教头且慢!史进有一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恳请梁山诸位好汉相助!”
众人皆是一静,史进也不拐弯抹角,将心中积压的愤懑一一道出。
原来他前往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未果,回返少华山途中,遇一落魄画匠,名唤王义。
那王义哭诉,他带着女儿玉娇枝往华山岳庙还愿,华州贺太守见其女貌美,竟强抢入府,欲纳为妾。
王义不从,那狗官便滥用职权,反诬他罪名,刺配远恶军州。
史进一听,登时怒火焚胸,当即就要孤身潜入华州府衙,寻那贺太守算账,救出玉娇枝。
却是陈达和杨春深知华州险恶,苦苦劝下,言道此事体大,不若先来梁山寻朱武,更有花和尚鲁智深在此,或可相助。
史进素来敬重鲁智深,闻听义兄在此,这才强压怒火,一同前来梁山求助。
他将此番缘由当众道来,当即道:“林教头,诸位梁山好汉!那姓贺的狗官,无法无天,残害良善!史进恳请梁山念在江湖道义,出手相助,救那父女出水火!”
史进抱拳环视,言辞恳切,末了目光灼灼地望向林冲。
林冲听罢,面容凝重,沉吟不语。
他自从被刘备托付,无一日不敢懈怠,殚精竭虑,只求将山寨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负哥哥重托。
虽然林冲名义上只坐第九把交椅,但在众兄弟心中,早已默认他是山寨二把手,威望极高。
此刻,他脑海中飞速权衡,华州乃是州府重地,守备森严,一旦有失,不仅损兵折将,更会招来朝廷大军围剿,将王伦哥哥苦心经营的基业置于险地。
林冲不由得想起刘备处事之风,若是哥哥在此,会如何决断?以哥哥仁德,必救无疑,但定会谋定后动。
思绪电转间,他已有决断,沉稳开口:“史大郎,此事我梁山既然知晓,断无袖手旁观之理!替天行道绝非空谈,这忙,梁山一定会帮!”
史进闻言,脸上刚现喜色,却听林冲话锋一转:“只是…华州非同小可。若贸然攻打,非但可能救人不成,反会打草惊蛇,陷那女子于险境,依林冲之见,此事当以智取为上,需得从长计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