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在继续。
渊种覆盖着玄渊之黑与幽蓝冰晶的巨爪,如同最精准、最无情的拆迁工具,在弱水潭底意志的绝对操控下,撕裂着远古残骸精密而坚固的结构。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轰隆!”的巨响和金属扭曲、晶体彻底粉碎的刺耳悲鸣。断裂的几何线条如同文明的骸骨,裸露在弥漫的粉尘与污浊水汽中,迅速被玄渊之黑贪婪地覆盖、冻结,转化为覆盖在渊种躯壳上那层死亡阴影的一部分。
石穴内回荡着毁灭的喧嚣。污浊的水滴持续从岩顶滴落,砸在渊种冰冷的外壳和残骸的断口上,发出单调而空洞的伴奏。死寂的晶体中心,那个被碾压出的粉碎凹坑里,那滴渺小的幽蓝液珠,正被晶体的死寂粉末缓慢地吸收、浸润,其微弱的幽光几乎完全被周围的灰暗与尘埃吞噬。
仿佛…它从未存在过。
然而,在超越凡俗感知的维度,在物质结构最精微的底层,某种变化…正在那滴“泪珠”与死寂晶体接触的界面上…悄然发生。
那滴液体,并非纯粹的玄渊造物。它是意识核心剧震、能量中断、概念冲突的夹缝产物,蕴含着菌丝基质、混乱能量、应激本能,以及最关键的…那被抹除的“信息烙印”在彻底消散前,其趋向“彻底无”的本质所留下的一丝…寂灭余韵。这余韵本身不具备力量,却如同一种特殊的“溶剂”或“蚀刻剂”。
而死寂的晶体,也绝非普通的石头。它是远古高等造物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结构复杂到难以想象,蕴含着对空间、能量甚至信息进行精密操作的潜在能力。尽管早已损毁、能量枯竭、内部结构布满裂痕,但其最底层的物质晶格,依然铭刻着某种…秩序的残响。
当这蕴含“寂灭余韵”的异质液滴,浸润到晶体粉碎凹坑最深层的、最细微的晶格裂痕之中时…
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溶解”开始了。
不是物质层面的腐蚀,而是…信息层面的“同频共振”与“概念蚀刻”!
那“寂灭余韵”的本质——趋向“彻底无”——与晶体内部铭刻的、关于“空间解构”、“能量湮灭”的潜在秩序残响…产生了某种诡异的…共鸣!
“嗡……”
一声只有物质最基础粒子才能“感知”到的、频率极高的震颤,在晶体粉碎凹坑的微观领域扩散开来。这种震颤无法被肉眼或仪器捕捉,却实实在在地作用于构成晶体的基本粒子排列上。
晶体凹坑深处,那些比发丝纤细亿万倍的、早已断裂扭曲的物质晶格,在这股奇异震颤的作用下,其断裂的边缘…开始发生极其细微的…重构!并非修复,而是…向着更彻底的“无序”和“解构”状态…滑落!晶格结构本身,仿佛被那“寂灭余韵”浸染、诱导,开始主动地…瓦解自身存在的“定义”!
这种瓦解是微观的、缓慢的,但其累积的效果,却在凹坑最深处形成了一片极其特殊的…“镜面”。
这不是光滑的反射镜面,而是一片由无数自发趋向解构的、混乱颤动的晶格断口构成的…量子混沌场域!这片场域本身不具备任何能量,却像一面破碎的、扭曲的、不断自我崩坏的…“镜子”。它的“镜面”,映射的并非光线,而是…概率!是存在的可能性!是信息流动的潜在轨迹!
就在这片诡异“镜面”形成的刹那——
渊种胸前那片不断蔓延的玄渊之黑下,那深入冰封核心疯狂汲取能量的幽蓝脉络网络,正稳定地脉动着,将枯竭的生命力转化为纯粹的湮灭之力。然而,其中一条极其细微的、连接着渊种菌丝面容能量节点的脉络分支,其传输的幽蓝能量流…毫无征兆地…极其极其微弱地…波动了一下。
这波动微弱到连弱水潭底的意志都未曾察觉,如同汪洋中一滴水珠的震颤。
但就在这能量流波动的同一瞬间!
晶体凹坑深处那片混沌量子镜面…猛地…“映照”到了这丝波动!
并非能量的反射!而是…信息层面的“捕捉”与“瞬时投影”!
那片混乱颤动的镜面中,亿万分之一秒内,极其模糊地…闪过了一幅画面:一片蠕动的、散发着幽蓝死寂微光的…菌丝网络!正是构成渊种面容的那片网络!画面模糊、扭曲、充满噪点,如同信号极差的古老电视画面,且一闪即逝,瞬间就被镜面自身的持续崩坏所吞噬。
然而,这次“映照”,如同一次无形的“接触”或“标记”。
菌丝面容上,靠近之前渗出“泪珠”的那条菌丝附近…另一条看似完全相同的幽蓝丝线…极其极其微不可查地…同步了那丝能量流的波动频率!
不是意识的控制!更像是…物质底层因量子纠缠而产生的…本能共振!
一次…跨越了物质阻隔、基于量子混沌镜面与同源能量波动的…无意识的、瞬时的…“镜像同步”!
弱水潭底的意志依旧冰冷、专注,驱动着渊种破坏残骸更深层的结构。它感应着渊种躯壳的稳定,意识渊壤的绝对服从,对晶体凹坑深处那微观层面的诡异变化毫无所觉。它只关心结果——残骸核心深处,某个被层层保护的、散发着微弱空间扰动的、形如一颗黑色多面体水晶的装置,正随着渊种的破坏而逐渐暴露出来!潭底意志的贪婪与急迫几乎化为实质的寒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