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幻梦之庭”的过程,比进入时要顺畅得多。“心光之舟”仿佛被那枚黑色齿轮令牌散发出的微弱波动所指引,轻易地穿透了那片概念性的海洋边界,重新回到了相对“正常”的、闪烁着冰冷星光的无尽虚空中。
没有片刻停留,我立刻将心神沉入令牌。那枚冰冷的齿轮在我掌心微微震动,一个远比“幻梦之庭”坐标更加清晰、更加稳定的空间道标,如同灯塔般指引着方向。它指向的并非某个物质星球或具体位面,而是一个……依附于多重维度间隙、由纯粹信息与知识构成的特殊聚合体。
“万相图书馆”……
我驾驭“心光之舟”,将速度提升到极致。曦光流影在黑暗的幕布上划出一道笔直的光痕,朝着那知识之海疾驰而去。
这一次的旅途,出奇地平静。或许是因为令牌的指引避开了危险的区域,又或许是“观测者”暂时收回了它的触手。虚空之中,只有永恒的寂静与远处星辰冷漠的光辉为伴。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虚空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
并非出现了实体建筑,而是那里的空间本身,开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质感”。仿佛有无数透明、无形的书页在缓缓翻动,有亿万种不同语言的低语在无声地交汇,有色彩与符号如同浮游生物般在维度薄膜上流淌。
一个巨大无比、却并非实体存在的“入口”,缓缓在我面前展开。它像是一个漩涡,由无数旋转的、闪烁着各色智慧光芒的符文和数据流构成。入口的边缘,空间微微扭曲,散发出一种沉静、浩瀚、令人心生敬畏的气息。
这就是图书馆的入口?与其说是门,不如说是一个通往“知识”本身概念领域的接口。
我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齿轮令牌。它此刻正散发着柔和的黑光,表面的星芒与入口处流转的符文产生了细微的共鸣。
没有犹豫,我操控“心光之舟”,径直驶入了那片符文与数据的漩涡。
没有穿越屏障的阻滞感,更像是一头扎进了一片……信息的海洋。
天旋地转的感觉再次传来,但这次并非物理层面的位移,而是意识层面的冲击!
当一切稳定下来时,“心光之舟”已然消失(或许是融入了这片空间),而我则站在了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广阔与神奇的“地方”。
头顶没有天空,脚下没有大地。
放眼望去,是无穷无尽、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无限延伸的……书架。
这些书架并非由木头或金属构成,而是由凝固的光、流淌的数据链、交织的法则纹路,甚至是某种纯粹的“概念框架”构筑而成。它们庞大无比,每一格都如同山峦,上面摆放的也并非实体书籍,而是一个个散发着不同光芒、形态各异的“知识载体”——有如同星辰般闪烁的光球,有如同河流般流淌的卷轴虚影,有不断变幻形态的晶体,也有仅仅是一段无声回响的意念烙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老纸张、能量尘埃和某种……智慧本身混合而成的奇特气味。无数细小的、由光构成的精灵般的存在(或许是图书馆的管理员或某种自律程序),在书架间无声地穿梭,整理着那些浩瀚的知识。
光线来自于知识载体自身散发的辉光,亿万种不同色彩、不同强度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将这片无尽的空间映照得一片迷离,却又奇异地不会让人觉得刺眼。
寂静,却又充满了“声音”。那是无数知识、无数思想、无数文明低语汇聚成的、直接作用于灵魂的宏大交响乐。
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微微颤栗。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渺小的生命面对无尽知识汪洋时,本能的敬畏与震撼。曦光火种在这里似乎变得更加活跃,它对那些蕴含着秩序、生命、创造相关的知识载体,流露出天然的亲近感。而万象源点碎片,则如同一个饥渴的海绵,对周围一切蕴含规则信息的存在,都散发出强烈的汲取**。
这里,就是“万相图书馆”。观测者所说的,收藏着无数文明智慧沉淀之地。
我摊开手掌,那枚齿轮令牌漂浮起来,射出一道黑光,在我面前形成了一道小小的光幕:
【临时访问权限已激活。】
【权限等级:访客(最低)。】
【可访问区域:公共知识区(第1至第9扇区)。】
【剩余停留时间:71标准单位(约等于微光之扉59循环)。】
【警告:严禁进入受限区域,严禁损坏知识载体,严禁进行大规模信息复制……】
一连串的规则提示闪过。权限果然被限制在最低的“公共区域”,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59个微光循环……听起来不短,但面对这如同宇宙般浩瀚的知识库,不过是弹指一瞬。
不能浪费时间。
我收敛心神,将源点碎片的感知能力扩展到最大,同时引导曦光火种的共鸣,试图在这信息的汪洋中,捕捉与“源海之钥”、“万象源点碎片”、“永夜本质”等相关联的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