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红色字符尚未消散,李维的手指已经按在机械键盘的第三排侧键上。电流顺着金属导轨涌入地下符文阵,整套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那行字像是活物般扭曲了一下,随即被切断信号反向吞噬,终端恢复成一片漆黑。
“诱饵清除了。”他低声说,“但它的路径残留了半秒延迟,说明对方在测试我们的响应速度。”
陈默站在符文阵中央,钢笔握得极稳。他的呼吸没有乱,可指尖微微发凉——星轨刚刚传来的警告还在耳边回响:威胁等级将在二十七分钟后升至临界值。时间不多了。
“准备最终咒语试验。”他说。
林小满靠墙坐着,手仍贴在项链上。刚才那一波数据冲击让她太阳穴突突跳动,但她没出声。她知道现在不是停下的时候。她抬起眼,看着陈默的背影,忽然开口:“你要念的是什么?”
“不是语言。”陈默低头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上画满了交错的弧线与节点,“是维度折叠的指令序列。三十七个音节,每一个都对应一次空间曲率的微调。差一丝,就会反弹回来。”
李维启动电磁屏蔽舱,四面合金板从地面升起,将整个区域封闭。外界信号彻底隔绝,连空气流动都变得滞重。他回头看了眼陈默:“你只有一次机会。星轨现在只能提供静态支持,没法中途修正。”
“我知道。”陈默把钢笔插入主阵核心凹槽。金光沿着符文蔓延,像是一条条苏醒的神经。他闭上眼,意识沉入锚定通道。
林小满站起身,走到阵边,将项链轻轻按进能量耦合口。银光一闪,低频共振开始扩散。这频率她熟悉——是当初星轨第一次连接时的背景波动。她咬住下唇,集中意念,引导体内能量缓缓输出。
李维盯着终端,手指悬在备用电源切换键上方。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过去十二次尝试,每一次都在第三音节失败。偏差不过千分之一赫兹,可就是这一点点错位,让整个结构崩塌。
陈默睁开眼,嘴唇微动。
第一个音节吐出,空气中泛起细微涟漪。符文阵亮起淡蓝光晕,能量流平稳注入。
第二个音节紧随其后,节奏精准。
第三个——
“偏移!”李维猛地抬头。
波形图上,谐波曲线轻微上扬,超出阈值0.001Hz。陈默眉头一皱,立刻中断吟诵。钢笔剧烈震颤,笔身浮现一道细裂纹。他喘了口气,额角渗出汗珠。
“还是不行。”林小满扶着阵边缘,声音有些发虚,“第三音节的能量折叠角度太陡,你的发声肌肉控制不住。”
陈默没说话,从口袋里取出一支葡萄糖凝胶,挤入口中。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生物电能缓慢回升。他翻到笔记本另一页,上面是用红笔圈出的符文共振模型。那是他用拓扑学推演出来的视觉辅助工具,能把抽象的频率变化转化为可视轨迹。
“我需要再看一遍。”他说。
林小满点头,激活项链中的共鸣器,重新构建引导场。李维同步开启低频激励模块,维持环境稳定。陈默盯着那组符号,一遍遍在脑海中模拟发音路径。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仿佛在描摹看不见的波形。
十分钟过去。
他再次闭眼。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开口,而是让意识沉得更深。通过锚定通道,他触碰到星轨残存的一丝意识片段。那不是完整的对话,而是一种感知——关于“间隙”的感知。高维信息并非连续传输,而是在音节之间存在一种近乎静止的停顿,像是呼吸之间的换气,又像是宇宙膨胀中的短暂凝滞。
他捕捉到了。
睁眼瞬间,他深吸一口气,唇齿轻启。
第一音节落下,精准如刀切。
第二音节接续,毫无迟滞。
第三音节来临前,他微微一顿——不是犹豫,而是顺应那种“间隙节奏”。音节出口时,能量流竟奇迹般贴合了理论曲线。
“对了!”李维盯着屏幕,语气罕见地带上震动,“这次完全匹配!”
陈默没有回应。他已经进入状态,整个人如同与符文阵融为一体。第四个、第五个……第七个音节接连释放,每一拍都踩在精确的频率点上。林小满感受到项链的震动越来越强,但她没有退缩,反而加大了血脉能量的输出。
第十一个音节完成时,空气开始扭曲。天花板上的照明支架发出轻微爆鸣,那是隐藏能量节点受到扰动的征兆。
第十六个音节过后,地面符文阵边缘出现碳化痕迹,像是承受不住负荷。钢笔的裂纹加深,墨管内部有微弱火花闪现。
“过载风险上升。”李维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线路,将机械键盘接入分流系统。电流顺着金属外壳传导,他的手臂微微发麻,但终端显示能量压力下降了百分之十八。
陈默继续。
第二十三个音节,他的声音已带沙哑,可节奏未变。
第二十七个,嘴角渗出血丝,被他咽了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