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残雪凝霜藏杀机
雁门关的雪,终于停了。
晨光穿透云层,洒在覆满积雪的城墙上,折射出冷冽的银光。萧彻站在城楼之巅,玄色劲装早已换下昨日染血的战袍,只腰间悬着那柄随他征战十年的“裂穹”剑,剑鞘上雕刻的流云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他目光扫过城下,昨日激战留下的血渍已被新雪覆盖,唯有几处折断的云梯残骸半埋在雪地里,无声诉说着昨日的惨烈。
“将军,各营伤亡统计出来了。”赵副将快步走上城楼,双手捧着一份染了墨痕的竹简,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疲惫,“昨日一战,我军伤亡三百二十七人,其中阵亡八十七人;蛮族溃兵留下的尸骸清点完毕,共计一千二百余具,另有三十四人被俘。”
萧彻接过竹简,指尖拂过那些记录着伤亡数字的字迹,眉头微蹙。三百二十七人,对雁门关守军而言,已是近半年来最大的损失。他抬头望向蛮族撤退的方向,雪原尽头雾气弥漫,仿佛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蛮族首领是谁?被俘的人里,可有能开口的?”
“回将军,被俘的蛮族兵卒都是底层骑兵,只知首领姓巴图,人称‘黑狼’,据说此人早年曾在中原游历,熟悉咱们的战法。”赵副将顿了顿,又道,“至于开口……弟兄们审了一夜,那些人嘴硬得很,只字不肯透露后续动向。”
萧彻沉默片刻,将竹简递还给赵副将:“再审。用温水给他们擦洗,别冻着了——北境的冬天,最磨人的不是刀剑,是熬不住的冷。另外,阵亡将士的后事按最高规格办,家眷的抚恤银加倍,明日我亲自去灵堂祭拜。”
“是!”赵副将躬身应下,刚要转身,却见城楼下方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抬头望去,只见苏雪提着一个药箱,正沿着石阶快步上来。她身上的月白色狐裘沾了些雪沫,鬓边发丝微乱,显然是刚从伤兵营赶来。
“萧彻。”苏雪走到萧彻身边,从药箱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这是用当归、红花熬制的药膏,你昨日厮杀时左臂被箭划伤,虽已包扎,但天冷容易留疤,记得每日涂抹。”
萧彻抬手摸了摸左臂的包扎处,那里还缠着厚厚的纱布,却早已感受不到疼痛——昨日激战正酣时,他甚至没察觉自己中了箭。他接过瓷瓶,指尖触到苏雪微凉的手背,不由蹙眉:“伤兵营的事忙完了?怎么不多歇会儿?”
“还有三个重伤的弟兄没脱离危险,我让徒弟盯着了。”苏雪摇摇头,目光落在萧彻脸上,见他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也是一夜未眠,心中不由一软,“你也一样,别总硬撑着。眼下蛮族刚退,雁门关暂时安全,你该回营睡两个时辰。”
萧彻刚要开口,却见远处雪原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他眼神一凛,抬手搭在额前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朝着雁门关疾驰而来,约莫二十余人,身上穿着的竟是中原百姓的服饰。
“不对。”萧彻瞬间握紧腰间的剑柄,“北境村落的百姓,绝不会在这个时辰成群骑马赶来雁门关——赵副将,带五十人下去查看,若有异常,立刻示警!”
赵副将也察觉到不对劲,立刻转身下楼调兵。苏雪站在萧彻身边,心中隐隐不安:“那些人……会不会是附近村落的百姓,遇到了什么急事?”
“可能性不大。”萧彻目光紧盯着那队骑兵,“你看他们的骑术——中原百姓骑马多是稳当慢行,可那队人骑马时身体前倾,双腿夹着马腹的姿势,分明是蛮族骑兵的习惯。还有,他们的马蹄印虽然刻意放慢了速度,却依旧带着冲锋时的间距,绝非寻常赶路。”
说话间,那队骑兵已来到城楼下。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瘦的男子,脸上留着络腮胡,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棉袄,仰头朝着城楼上喊道:“城上的弟兄!我们是黑石村的村民,昨日蛮族撤退时,村里遭了余孽袭扰,还请萧将军开城门,让我们进城避难!”
城楼下的赵副将按住腰间佩刀,厉声问道:“黑石村的?我问你,黑石村的村正姓什么?去年冬天你们村用来储存冬草的地窖,在村子的东边还是西边?”
那为首的男子显然没料到会被追问这些细节,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作镇定地答道:“村正姓王!地窖在东边!昨日蛮族余孽突然冲进村子,杀了好几个弟兄,我们实在没办法,才连夜赶来雁门关!”
赵副将转头看向城楼上的萧彻,等待指示。萧彻眉头紧锁——黑石村的村正确实姓王,地窖也在东边,可他记得苏雪昨日说过,黑石村的巡逻队在蛮族撤退后,便加强了村落的警戒,怎么会突然遭袭?
“苏雪,你昨日离开黑石村时,王大叔说过村里的警戒安排吗?”萧彻低声问道。
苏雪仔细回想了片刻,点头道:“王大叔说,巡逻队分成了三班,昼夜不停在村外巡查,每隔一个时辰还要在村里敲锣报平安。若是真遭了袭扰,不可能没人来报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