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风起北境谋未休
寒川关的晨光刚漫过玄铁石城墙,萧彻就站在了西城门的练兵场。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上还留着数道浅疤,昨日从北境带回的疲惫被晨风吹散了大半。手中的断云剑斜指地面,剑穗上的深蓝色布条随动作轻晃——那是苏雪连夜重新浆洗过的,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
“喝!”
三百名守军齐声大喝,长刀劈出的寒光在晨光里连成一片。萧彻目光扫过队列,落在队伍末尾那个瘸腿的少年身上。少年叫小石头,父母在黑风部攻城时遇害,伤好后便执意要参军,此刻正咬着牙,额角渗着汗,却依旧把长刀握得紧紧的。
“停!”萧彻抬手,练兵场瞬间安静下来。他走到小石头身边,指尖敲了敲少年的刀柄:“握刀时手腕要稳,你这样用力,砍到第三刀就会脱力。”说着,他握住小石头的手腕,轻轻调整角度,“记住,刀是手臂的延伸,不是靠蛮力。”
小石头红着脸点头,按照萧彻教的方法重新挥刀,果然顺畅了许多。周围的士兵也纷纷效仿,练兵场的呼喝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整齐有力。
“将军,苏经略来了。”副将陈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萧彻回头,只见苏雪提着食盒站在练兵场边缘,淡紫色的襦裙外罩了件浅青色披风,裙摆沾了些草屑,显然是从城外的田埂过来的。她看到萧彻赤着上身,眉头轻轻皱了皱,快步走过来把食盒递给他:“刚从流民棚那边过来,顺手给你带了些吃的。怎么又不穿衣服?伤口要是受了寒,又要疼上好几天。”
萧彻接过食盒,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顺势握住:“不碍事,这点风寒还扛得住。流民棚那边怎么样了?”
“都好,”苏雪笑着点头,目光扫过练兵场的士兵,“阿瑶他们几个孩子已经跟着账房先生识字了,老周叔说今年的春播要提前,他正带着流民整理城外的田地。”她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信纸,“对了,这是今早收到的飞鸽传书,是你在京城的旧部送来的。”
萧彻展开信纸,眉头渐渐拧紧。信上写着,京城近来不太平,镇国公赵渊借着整顿军务的名义,暗中调动京畿卫戍部队,还派人频繁接触北境的几个小部落。最后一句用朱砂写着:“赵渊似有勾结外敌之意,将军需多提防。”
“镇国公……”萧彻指尖捏着信纸,指节泛白。他与赵渊素有旧怨,当年雁门关一战,赵渊故意拖延粮草,导致他麾下三百弟兄战死,后来多亏苏雪父亲苏振力保,才没让他被定罪。如今赵渊突然染指北境,恐怕没那么简单。
“怎么了?”苏雪察觉到他神色不对,轻声问道。
萧彻把信纸递给苏雪,声音沉了几分:“赵渊在京城搞小动作,还想勾结北境部落。寒川关刚安稳没几天,怕是又要起风波了。”
苏雪快速看完信,眉头也皱了起来:“赵渊手握京畿兵权,若是真和外敌勾结,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不要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
“已经晚了。”萧彻摇头,目光望向北方,“信上说他已经接触了北境部落,说不定此刻,那些部落的使者已经在来寒川关的路上了。”他抬手把断云剑归鞘,“陈猛,你继续带士兵训练,我和苏经略去经略府见苏大人。”
陈猛应声领命,萧彻则牵着苏雪的手,朝着经略府走去。路上的百姓看到他们,纷纷笑着打招呼,有的还把刚蒸好的馒头塞过来。萧彻和苏雪一一道谢,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开门的店铺,心中都清楚——这座城,再也经不起战火了。
经略府的书房里,苏振正对着一张北境地图沉思。他比半月前清瘦了些,脸色却好了不少,只是左臂还吊在胸前,那是被黑煞的战斧所伤,还没完全痊愈。
“父亲。”苏雪推门进去,把信纸放在桌上。
苏振拿起信纸,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最后重重地拍在桌上:“赵渊这个老狐狸!当年雁门关的账还没算,他现在又想搞事!”
“苏大人,您觉得赵渊会怎么动手?”萧彻问道。
苏振指着地图上的“黑风口”,那里是北境部落进出中原的必经之路:“黑风部虽然溃败,但北境还有三个部落——白狼部、赤豹部、青熊部。这三个部落一直摇摆不定,若是赵渊许给他们好处,让他们联手进攻寒川关,我们腹背受敌,处境就危险了。”
萧彻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一点:“寒川关现在只有五千守军,若是三个部落联手,至少有两万兵力,硬拼我们肯定吃亏。”
“那我们怎么办?”苏雪急声问道,“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苏振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萧彻身上:“萧将军,你在北境待过三年,对这三个部落的情况应该熟悉。有没有办法能瓦解他们的联盟?”
萧彻手指在地图上的三个部落驻地划过,缓缓开口:“白狼部的首领狼王,为人贪财,但很重情义;赤豹部的首领豹姬,是个女子,当年她丈夫被黑煞所杀,一直与黑风部不和;青熊部的首领熊罴,头脑简单,容易被蛊惑。若是我们能先说服狼王和豹姬,青熊部就不足为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