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者七号”如同一个疲惫而警惕的幽灵,悄然滑出归墟边缘那永恒的混沌与黑暗,重新回归到相对“正常”的星际空间。舷窗外的景象从极致的混乱无序,逐渐过渡为深邃的黑暗与稀疏的星辰,虽然依旧荒凉,却给人一种重返人间的错觉——尽管这人间的角落,充满了遗忘与死寂。
航行目标:“烬尘故地”。
根据星尘结合多方资料计算出的航线,他们需要穿过数个无人问津的荒芜星域,避开所有已知的文明航线和空间跳跃节点,整个过程预计需要近二十个标准日。这无疑是一段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但也是目前最安全的选择。
艇舱内,气氛沉凝而专注。
林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特意为他准备的、经过星骸族技术加固的静室内,全力疗伤。他浸泡在由“远古星核”粉末和“时空之沙”调配而成的疗伤液中,周身笼罩在氤氲的星辉与时光涟漪之中。识海中,那枚神帝记忆晶体缓缓释放着温和的道韵,辅助他梳理、融合体内那些依旧有些桀骜不驯的力量碎片。
这一次的伤势远比他预想的还要顽固。本源之伤如同瓷器上最细微却贯穿整体的裂痕,看似不影响使用,却极大地限制了力量的发挥与上限,且极易在关键时刻再次崩裂。他需要水磨工夫,一点点以“源初道力”为引,以星耀辉光与归墟特性为辅,重新熔炼、弥合这些裂痕。
进展缓慢,但胜在稳步推进。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经脉在一次次破碎与重塑中变得愈发宽广坚韧,混沌星核的旋转也带上了一丝历经磨砺后的沧桑与厚重。那缕“源初道力”更是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钢,虽然量上恢复不多,但其“质”与掌控力,已然超越了受伤之前。
闲暇时,他会翻阅苍炬长老赠与的《守光札记》。这本由星骸族历代守光者心血凝聚的笔记,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维持灯塔运转的精密法门、对时空法则的独特感悟、对归墟暗潮的观察记录,更夹杂着许多关于星耀时代末期、关于“大寂灭”的零散记载与猜测。
其中一些片段,让他对那场导致神庭崩塌的灾难有了更模糊却也更惊心动魄的认识。笔记中提到,那并非简单的战争或天灾,而更像是一种来自宇宙之外、或者宇宙本身某种机制被触发后的“规则清洗”,一种对过于辉煌、过于有序文明的“平衡”或者说……“反噬”。星耀神帝率领神庭众强,对抗的并非某个具体敌人,而是那股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的“寂灭意志”。
这让他对秩序星矩那套冰冷、绝对的“秩序”理念,产生了一丝新的警惕。过于极致的秩序,是否也会引来某种“反噬”?
除了疗伤与研读札记,林风也将部分心神放在了那枚“星海罗盘”以及怀中的星镜、星钥上。他发现,当三者靠近时,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星镜能映照出罗盘指针那超越常规维度、指向冥冥中星耀遗迹的轨迹;星钥则像是一个精准的“锁芯”,能与罗盘感应到的某些特定波动产生更深层次的链接;而罗盘本身,则在星镜与星钥的辅助下,其指引变得更加清晰、稳定。
他甚至尝试着,在静室中以微弱的“源初道力”同时催动三者。那一刻,他仿佛置身于一片由无数星辰光点构成的立体星图之中,一些光点格外明亮(如碎星渊的星茧、鲸落之城的灯塔),而更多光点则黯淡不明,散布在星海各处,等待着被点亮。这副内蕴的星图,与星尘导航用的星图截然不同,它指向的,是星耀时代的遗产网络!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意味着他们未来寻找其他遗泽,将不再完全依赖于运气和残缺的线索。
航行在寂静中进行。柳云瑶和凌影除了必要的警戒和轮值,也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己。柳云瑶的“裁星”剑意在经历了连番恶战后,越发凝练纯粹,她开始尝试将《守光札记》中一些关于时空稳定的感悟融入剑意,使得剑罡除了无匹的锋锐外,更带上了一种定鼎虚空的意蕴。凌影则对暗影之力的掌控更加出神入化,她甚至能短暂地将自身融入“远航者七号”投射在虚空中的阴影里,进行超远距离的潜行与侦查。
老芬利和星尘则忙于修复和优化飞船。星尘的逻辑核心在缓慢恢复,他(她)利用航行的时间,重新构建了更加复杂严密的信息防火墙和反侦察协议,并开始深度分析从碧波星、星骸族以及之前遭遇中获取的所有数据,试图找出“巡天监”的行动规律和可能的弱点。
时间在专注的修行与紧张的备战中悄然流逝。
当星尘发出“即将抵达目标星域”的提示时,距离他们离开鲸落之城,已经过去了十八个标准日。
林风从深度入定中醒来,走出静室。他的脸色依旧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气息也并未完全恢复鼎盛,约莫只恢复了全盛时期的五六成战力,但那双眸子却比以往更加深邃、沉静,仿佛蕴藏着星河流转。本源之伤修复了近七成,剩下的需要更多时间和机缘,急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