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装病?”
张毅输入继续问。
一、 核心策略:“病”要给李世民看,但“治”要倚仗张毅
整个行动的目标非常明确:让李世民亲眼看到长孙皇后“病重”,在太医束手无策的绝望中,被迫接受“唯有张毅可救”的方案。
二、 精密计划:如何装一场“完美”的病
直接装病很容易被李世民和太医看穿,因此需要一些“科学”的帮助。
药物辅助(制造真实生理表征)
· 方法:张毅可以提供一些安全的现代药物。例如,少量盐酸倍他司汀(一种治疗眩晕的药)或阿托品(需极其严格控制剂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以引起面色潮红或苍白、心跳加快等类似急病的症状。
· 关键:张毅必须精确指导用量,确保绝对安全。这比任何古代“装病”技巧都更真实。
2. 症状设计(贴合已知病情)
· 既然长孙皇后本就有气疾,症状就围绕其展开:呼吸急促、胸闷、眩晕、乏力。
· 表演核心:长孙皇后无需大喊大叫,反而要表现出一种虚弱、隐忍的痛苦,这更符合她的身份性格,也更能刺痛李世民的心。
3. “自己人”的配合
· 豫章/李丽质:她们是“吹哨人”,要第一个发现母后的“异常”,并表现得惊慌失措,第一时间去请李世民和太医。
· 心腹太医:如果能争取到一位完全忠于皇后的太医(比如一直为她调理身体的),让他出面表示“此症古怪,臣无能为力”,可信度将直接拉满。
“妙!妙!太妙了!”
见ai给出的回答,张毅拍腿叫好。
四、 收网与后续
· 张毅的登场:在李世民“准奏”后,张毅通过镜子,在豫章引导下,以“海外方士”的身份,带着现代急救药品(如喷雾、速效药)隆重登场。
· “药”到“病”除:在李世民将信将疑的注视下,张毅让皇后使用药物。很快,皇后的“症状”逐渐平复,呼吸变得平稳。
· 价值升华:经此一役,张毅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瞬间从一个“拐带公主的嫌疑犯”,变成了有真才实学、能救皇后性命的“奇人异士”。之后,李世民不仅会默许他与豫章公主的往来,更会对他礼遇有加。
“如何获取药物?”
张毅在AI对话框中输入了这个问题,
AI的回复很快弹出:
“鉴于您非医疗专业人士,获取处方药物存在困难与风险。建议采用替代方案:
1. 利用常见副作用:某些非处方抗过敏药物(如含苯海拉明的晕车药、部分感冒药) 服用后可能引起嗜睡、口干、心跳轻微加快等反应,足以模拟部分虚弱症状。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剂量,以远低于治疗剂量为准,确保安全。
2. 心理暗示与表演主导:药物的作用更多是辅助,为表演提供一个真实的生理基础。核心仍在于皇后殿下逼真的表演和情绪渲染。轻微的不适感足以被演技放大为‘重病’征兆。
“晕车药,感冒药?这个好!”
见状,张毅起身。对幼薇说了一声:“我出去买点东西”。
拿着车钥匙就下了楼。
很快,他开着库里南来到小区外的连锁药店。
选择了一盒最常见的茶苯海明片(晕车药),其主要副作用明确标注着“嗜睡、乏力、口干”。
又拿了一盒脱敏药,主要怕长孙皇后过敏。
“嗯!这样保险点!”
看着手中的两盒药,张毅喃喃自语。
回到家,张毅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他先仔细阅读了两种药的说明书,然后用小刀将各自一片药片小心翼翼地刮下约四分之一的分量,在光洁的白纸上用银行卡将这些碎末碾压成极其细腻的白色粉末,再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
“这样应该足够了,既能有轻微反应,又确保安全。”他低声自语,撕下一张锡纸将其包好。
只等晚上没人的时候,交给豫章公主就行。
……
时间很快来到晚上。
吃完饭,洗澡完。
张毅敷着面膜躺在床上,不时看着全身镜里的画面和留意手机时间。
房间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床头灯,
他打算凌晨三点再过去,因为这是人体最为困倦、警惕性最低的时刻,选择这个时间点行动,是最好的。
“滋~”张毅喝下一口咖啡。
这是怕自己不小心睡着准备的。
不知打了多少个哈欠,时间很快来到三点。
张毅抬起脚,缓步踏入全身镜里。
来到大唐,豫章公主的房间内。
手机手电筒功能也没开,怕被发现。
借着窗外月亮投进来的斑驳的光影。
很快,张毅脚步轻盈的摸到豫章公主床前。
“醒醒!”抬起手,轻轻拍了她脸颊两下。
没醒!
豫章公主只是无意识地咂了咂嘴,翻了个身,裹紧被子继续沉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