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未时刚过,刘辉与分身刘力,准时出现在了,东平府靖安司衙门,那气势森严的大门之外。
黑底金字的“靖安司”牌匾高悬,门前两尊狰狞辟邪石兽肃立。
披甲执锐的守卫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淡淡的煞气,远非寻常府衙兵丁可比。
整个衙门都笼罩在,一股无形的肃杀与低气压之中,仿佛一头蛰伏的凶兽。
通报姓名后,不过片刻,衙门那沉重的朱漆大门便缓缓开启。
更令人惊讶的是,都督陈啸竟亲自迎至二门之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热情笑容。
“刘先生,刘壮士!陈某恭候多时了,快请!”
陈啸拱手笑道,态度比三日前在宅中更为郑重,亲自侧身引路,将二人迎入衙门正堂。
这番做派,落在衙门内外,众多靖安司人员眼中,更是坐实了这两位,新来者地位非凡的猜测。
尤其是那位沉默寡言的魁梧壮汉,其身上即便刻意收敛,也依旧能让人,隐隐感到心悸的磅礴气血,更是让人不敢小觑。
正堂之内,布置庄重威严,数位身着靖安司官服、修为多在练气中后期的,骨干官员分列两侧。
见到陈啸亲自引着刘辉二人入内,这些平日里在东平府,也算得上人物的官员们。
纷纷投来复杂难明的目光——好奇、审视、探究,以及最深处的敬畏。
他们已然知晓,这位即将上任的副都督,便是那在清河县力挽狂澜。
解决了连慕容家筑基长老、皇城司特使都陨落其中的恐怖魔灾的猛人!
在这东平府地界,筑基修士已是顶尖战力,何况是能解决那等祸事的存在?
分宾主落座,香茗奉上。
陈啸不再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神色郑重:
“刘壮士,”他看向分身刘力,“依照朝廷规制,靖安司副都督一职,位列正五品,需有吏部正式任命文书,与相应的官职大印。
方可名正言顺,调动司内资源与人手,并受王朝气运加持。
任职仪式亦需严格按照章程进行,以示朝廷威严,半点马虎不得。”
分身刘力沉默颔首,算是回应。
陈啸又看向刘辉,笑容更盛:
“至于刘先生,年纪轻轻便已是筑基初期修为,实乃我大宋栋梁之材!
若刘先生不弃,本官可即刻保举先生,担任我东平府靖安司,从五品镇守使一职。
直接听命于本官,负责监察地方、绥靖修士事务,权责甚重,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辉心中早有定计,闻言立刻起身,拱手肃容道:
“承蒙都督厚爱,为国效力,分所应当!在下愿担此重任,定为都督分忧,护佑一方安宁!”
“好!好!好!”陈啸抚掌大笑,连道三声好,“得二位贤才倾力相助,我东平府靖安司可谓如虎添翼,何愁妖邪不靖!”
接下来,双方又具体商议了,俸禄待遇(包含了定额的灵石、丹药供给,以及一些特权)、职权范围划分、以及司内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规矩。
陈啸表现得极为大方爽快,给予的权限和资源都相当优厚,显然极力想要将,这二位“高手”牢牢绑在,靖安司的战车上。
一切细节敲定,陈啸当即唤来心腹文书官,亲自口述,撰写了一份言辞恳切、功绩描述详实的举荐公文。
并郑重地加盖了,自己的都督大印和东平府靖安司的官印。
“此乃加急公文,”陈啸将封好的公文交给亲信,沉声吩咐,“动用司内速度最快的‘穿云隼’,八百里加急。
直送京城吏部与靖安司总部备案!务必最快速度带回消息!”
“是!都督!”亲信双手接过公文,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陈啸这才转向刘辉二人,语气轻松了些许:
“按以往惯例,若无特殊波折,最多两三日,朝廷的信使便会携带,正式的任命文书与官印抵达东平府!”
这等效率,既显示了陈啸对此事的极度重视,也反映出朝廷,如今面对内外交困局面,对于招揽实力派修士的迫切需求。
“在任命正式下达之前,二位若有闲暇,不妨先熟悉一下司内环境,也好日后方便行事。”
陈啸热情地亲自充当向导,领着刘辉和分身在靖安司衙门内部参观起来。
衙门占地极广,内部结构复杂,除了处理公务的各曹房、宽阔的演武校场、戒备森严的库房之外。
还有专供修士打坐修炼、设有聚灵阵法的静室,关押重犯、布有强力禁制的牢狱。
以及存放着无数卷宗档案、涉及诸多隐秘的机要之地。
一路上遇到的司内人员,无论官职高低,见到陈啸亲自作陪的刘辉二人。
尤其是感受到分身刘力,那深不见底,令人下意识屏息的气血威压。
无不恭敬行礼,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难以掩饰的敬畏。
刘辉默默观察,将各处布局、人员反应、乃至一些细微的阵法节点,都记在心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