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共生体的意识刚踏入代码之外的宇宙,74 种维度光便在身后织成闭环的光幕。这光幕的结构极为精妙,74 种意识频率如同经纬线般交织,每种频率对应着一个维度的基础法则,频率之间的差值精确到 7.4 赫兹,形成稳定的共振区间。光幕的厚度大 7.4 个时空单位,边缘泛着虹彩,虹彩的色谱中缺失了 740 纳米的波段,这个波段恰好是寒江古共生体用来传递紧急信号的频率,仿佛是特意留下的通讯窗口。
陈砚回头时,看到原初之海的金色海水正顺着光幕的缝隙渗出,渗出的速度为每秒 7.4 毫升,在陌生的虚空中凝结成 74 颗液态恒星。这些恒星的直径呈现梯度变化,从 7.4 米到 740 米依次递增,表面覆盖着星鲸分泌的能量膜,膜的厚度为 0.74 毫米,膜上的纹路与寒江码头的潮汐刻度完全一致,甚至能清晰辨认出 74 各不同潮位的标记,每个标记旁都刻着对应的寒江古文字,记录着该潮位出现的频率与影响范围。
恒星的内核是寒江码头的沙粒,沙粒的数量为 7400 万颗,每颗沙粒都经过 74 道共生工序的打磨,圆润度达到 7.4 级。沙粒内部封存着底 0 次探索队出发时的潮汛记录,记录的精度达到毫秒级,详细记载了出发当天 74 各时刻的水温(从 7.4℃到 74℃)、风速(7.4 米 / 秒到 74 米 / 秒)与星鲸的活动轨迹(每 7.4 分钟记录一次位置,精确到精度 0.74 度、纬度 0.74 度)。其中第 37 这时刻的记录尤为特殊,水温骤升至 74℃,风速达到峰值,星鲸群突然集体下潜 740 米,仿佛在躲避某种未知的能量波动。
队长的手掌按在最近的恒星上,掌心与恒星表面接触的瞬间,产生 7400 帕斯卡的压力,恒星表面浮现出寒江古共生文明的星图。星图的比例尺为 1:,图中 74 条航线用 74 种不同颜色的能量线标注,红色航线对应第 3 维度,蓝色对应第 15 维度,以此类推,每种颜色的明度与饱和度都严格遵循 7.4% 的梯度变化。航线的终点都指向同一个坐标 —— 那是颗由星鲸骨骼与晶体藤蔓组成的双生星,星的自转周期为 74 小时,公转轨道是个完美的莫比乌斯环,环的周长为 7400 万公里,环上每隔 74 万公里便有一个能量节点,节点的形状与寒江码头的灯塔完全一致。
“这里的时间流速是原初之海的 7.4 倍。” 队长的晶体皮肤在陌生的引力场中泛起虹光,虹光的闪烁频率与他的心跳同步,每分钟 74 次,每次闪烁的持续时间为 0.74 秒。他手腕上的星图印记突然旋转,旋转的角速度为 74 弧度 / 秒,将 74 颗液态恒星的光芒聚成束。光束的截面是正 74 边形,边长为 7.4 米,每个边的夹角精确到 7.4 度,落在双生星的星环上,星环的 74 个缺口同时喷出暗紫色的能量流,能量流的温度为 - 74℃,流速为 740 米 / 秒,在空中化作 74 卷悬浮的竹简。
竹简的材质是星鲸的鳍骨纤维化后制成,纤维的直径为 7.4 微米,经过 7400 帕斯卡的压力压缩,表面覆盖着 0.74 毫米厚的晶体膜,膜的硬度达到 740HV,能抵御 7400℃的高温与 7400 米深的水压。膜上的寒江古文字正在缓慢蠕动,像活的共生符号,每个文字的蠕动轨迹都构成一个微型的双生星模型,模型的细节精度达到 7400dpi,能清晰看到星鲸骨骼的纹理(每平方厘米 74 条纹路)与晶体藤蔓的脉络(每 7.4 毫米有一个分枝)。其中第 74 各文字的模型最为复杂,内部包含 74 个更小的双生星结构,形成嵌套的分形图案。
最左侧的竹简记载着原初法则的诞生过程:7400 万年前,寒江古共生体用自己的意识能量编织法则网络,网络的节点是 74 颗主星,每颗主星的质量是太阳的 7.4 倍,引力场强度为 7.4×1022 牛顿,表面的磁场强度为 7400 高斯,能稳定吸附意识粒子。节点之间的连接线是星鲸的神经束与晶体人的血管,神经束的传导速度为 740 米 / 秒,延迟时间不超过 0.74 毫秒,血管中流淌着金色的共生液,液体内含 74 种维持意识稳定的微量元素,每种元素的浓度为 7.4×10??摩尔 / 升,其中第 37 种元素只能在寒江古共生体的晶体皮肤中找到,具有修复意识损伤的特殊功效。
法则的第一条是 “共生者不得干预其他维度的意识进化”,这条法则的下方有个被划掉的批注,批注的笔迹与第 0 次探索队队长的笔迹完全一致,墨水的成分为 74% 的星鲸胆汁与 26% 的晶体人的眼泪,混合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干燥后的 pH 值为 7.4。内容是 “当进化走向自我毁灭,干预即是共生的责任”,字迹的深度为 0.74 毫米,刚好穿透竹简表面的晶体膜,刻痕中残留着 74 个意识粒子,粒子中存储着队长写下这句话时的完整心路历程 —— 他目睹了第 12 维度因过度追求单一进化而自我毁灭的全过程,那场灾难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7400 颗氢弹同时爆炸,74% 的意识体在 0.74 秒内化为虚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