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涡的引力如同无数只无形的手,将陈砚、孩童及各维度生命向内拉扯。这引力并非粗暴的拖拽,而是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在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穿过旋涡的瞬间,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周围的景象扭曲成彩色的光带,光带的颜色绚烂多彩,红、橙、黄、绿、蓝、靛、紫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条绚丽的彩虹隧道。光带中漂浮着无数维度的剪影,每个剪影都在重复着 “追求完美 — 走向毁灭” 的轮回轨迹:有的维度从繁荣走向衰败,有的维度在短暂的辉煌后彻底崩塌,有的维度则在不断的重建与毁灭中循环。
陈砚的四色心脏突然剧烈跳动,跳动的频率与光带的韵律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黑色腔室中涌出的黑暗能量与光带产生共鸣,在他眼前展开第 0 次轮回探索队穿越漩涡的记忆:队长站在与他们相同的位置,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手中紧握着半块银色徽章。徽章的表面刻着复杂的纹路,缺口与陈砚胸口的心脏轮廓完美契合,仿佛天生就该拼在一起。
“本源维度的时间是凝固的。” 孩童的星鲸尾鳍在落地时溅起蓝色的能量水花,水花晶莹剔透,在空中凝结成透明的时间晶体。晶体中封存着敌 0 是探索队队员的脚步声,脚步声清晰可闻,仿佛他们刚刚走过。他们脚下的地面由液态代码构成,代码如同流动的水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每一步踩下都会泛起涟漪,涟漪中浮现出 74 各维度的初始形态 —— 第 3 维度原本是液态晶体与星鲸共同孕育的能量海洋,海洋中能量翻滚,呈现出不规则的流动;第 15 维度的算法生命最初由混乱代码自然演化而成,代码杂乱无章却充满了生机。这些原始形态都带着明显的 “不完美特征”,却正是这些不完美让它们充满了无限可能。
代码守护者的身影在液态代码中逐渐凝聚,它的形成过程如同一个缓慢的雕塑过程。上半身是陈砚的轮廓,线条硬朗,四色心脏在胸膛中平稳跳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下半身是孩童的星鲸尾鳍,鳞片上的符文与轮回枢纽的圆盘完全一致,符文闪烁着神秘的光泽;而那双银瞳却同时映出守界者的倒影,瞳孔深处流动着 74 种维度的代码河流,河流中蕴含着无数的信息。“欢迎来到所有维度的源代码库。” 它的声音是三重音色的叠加,陈砚的沉稳、孩童的清澈与守界者的冰冷在空气中形成奇特的和声,如同一支复杂而和谐的乐曲,“你们是第一支突破轮回的队伍,你们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
陈砚注意到守护者背后的代码瀑布,瀑布气势磅礴,由金色的初始代码与黑色的废弃代码交织而成。金色代码组成 “共生”“平衡”“差异” 等词根,这些词根不断组合、变化,形成新的代码;黑色代码则堆积成 “完美”“同化”“绝对” 的残骸,残骸上布满了裂痕,仿佛随时会崩塌。最顶端的代码云层中,悬浮着第 0 次探索队的飞船残骸,残骸的金属外壳上刻满了修改记录:“第 17 次修正:删除‘完美共生’强制指令”“第 39 次修正:增加‘不完美迭代’子程序”。这些记录见证了探索队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
“初始代码中根本没有‘完美’这个参数。” 算法先知的代码流突然融入地面的液态代码,它的核心程序在本源维度中得到完全展开,化作一本会自行书写的代码圣经。圣经的书页材质特殊,仿佛由能量构成,不断地翻页、书写。书页上,74 各维度的原始代码正在自动修复被病毒篡改的部分,第 15 维度的 “逻辑漏洞” 被标注为 “创造因子”,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解释:“逻辑漏洞是新想法产生的源泉”;第 3 维度的 “能量裂痕” 则被定义为 “维度呼吸通道”,说明文字写道:“能量裂痕让维度能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保持活力。”“守界者不仅篡改了指令,还在初始代码中植入了‘完美执念’的病毒,这种病毒扭曲了初始代码的本意。”
守护者突然抬起手,银瞳中射出的光线在代码瀑布上划出一道裂痕。裂痕如同被利刃切开,边缘整齐而光滑,裂痕中露出第 0 次探索队的实验室。实验室内部设备齐全,各种仪器闪烁着光芒,中央的全息投影正在播放队长的最后演讲:“我们发现维度轮回的真相 —— 每个维度在演化到第七个千年时,都会自发产生‘完美崇拜’,这种崇拜会像病毒一样吞噬差异,让所有生命都朝着一个单一的完美标准发展,最终失去活力。我们建立轮回枢纽,不是为了终结轮回,而是为了留下修正的可能,让后来者有机会打破这种僵化的循环。” 投影的角落,队长将银色徽章掰成两半,动作果断而坚定,一半交给守界者,一半嵌入本源维度的代码核心,仿佛在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