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科幻 > 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 > 第61章 超级船坞

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 第61章 超级船坞

作者:一剑破楼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19:23:48

超级飞船生产船坞——能源星的“星际舰队摇篮”

在戴森球的淡蓝色能源光束如银带般掠过能源星大气层时,西海岸的海面上,一座足以改写星际力量格局的超级船坞正从深海中缓缓崛起。这片海域曾是远古星际战舰的沉没之地,海床之下还残留着文明陨落的金属碎片,而如今,它将成为人类星际舰队的“诞生地”。船坞背靠连绵起伏的黑铁山脉——山脉中蕴藏着储量惊人的铬钽矿,为船坞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面朝广阔无垠的星际港口,港口内的引力锚点能引导建成的飞船平稳升空,再通过霍格天体的引力弹弓效应快速进入星际航道。

这座船坞的规模堪称“海上钢铁城市”:长度达五千米,相当于十列高铁首尾相连;宽度达三千米,能同时容纳五艘超级飞船并行建造;从海面到穹顶的高度达两百米,比地球上的六十层高楼还要挺拔。船坞的主体结构采用“铬钽合金框架 源能晶体填充”的复合设计,外层的铬钽合金板厚度达三米,每平方米的重量超过五吨,能抵御十级星际风暴——这种风暴的风速可达每秒两百米,足以撕碎普通星际护卫舰,而船坞的合金板在风暴中只会轻微震颤,表面的源能纹路甚至能借助风暴能量补充自身防护;内层的源能晶体夹层厚度达五十厘米,晶体中封存着从源能之海提炼的高浓度能量液,当海水渗透或宇宙射线侵袭时,晶体夹层会自动释放能量场,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排出,将射线转化为无害的热能,确保船坞的使用寿命超过百年。

船坞基建:深海中的“钢铁港湾”

船坞的建设,是一场与深海环境的“硬碰硬”较量。能源星西海岸海域的平均深度达一千米,海底不仅有每秒五米的强劲暗流,还遍布锋利的岩石暗礁——这些暗礁是远古火山喷发的产物,硬度达莫氏8.5级,普通挖掘设备一碰就会报废。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李三从虫族部队中挑选出五百只最强壮的钻地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海改造”:在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三层源能防护膜,最外层抵御深海高压,中间层隔绝海水腐蚀,内层保持体温稳定;将它们头部的金属齿替换为星银矿锻造的“超硬齿”,硬度提升至莫氏9.5级,能像啃食松软泥土一样啃碎岩石暗礁。

改造完成的“深海钻地虫”分成五十个小队,带着源能探测仪潜入深海。它们的首要任务是挖掘船坞的地基凹槽——按照设计,这个凹槽需要直径四千米、深度两百米,能容纳船坞的核心承重结构。钻地虫们采用“环形挖掘法”:先在预定区域的外围挖出一圈深五十米的环形沟,固定住凹槽的边缘,防止坍塌;再从外围向中心逐层挖掘,每挖掘十米深,就用身体分泌的金属黏液混合岩石粉末,在沟壁上形成一层五米厚的“加固层”。这种黏液是钻地虫的特殊分泌物,混合岩石粉末后密度达3.5克/立方厘米,比地球上最坚固的混凝土强度还高三倍,能抵御深海暗流的冲击。

十天后,巨型凹槽挖掘完成。站在海面的悬浮平台上,李三通过水下探测器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深海中,一个巨大的“圆形盆地”静静躺在海床,盆地的壁面光滑如镜,加固层在探照灯下泛着淡银色的光泽,连最强劲的暗流经过时,都只能在壁面留下细微的波纹。“下一步,安装地基桩。”李三对着通讯器说道,声音透过海水的干扰,清晰地传到灵汐的耳中。

这些地基桩是船坞的“承重骨架”,每根都由铬钽合金铸造而成:长度达一百米,相当于三十层楼的高度;直径五米,需要十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重量达两千吨,比地球上的蓝鲸还要重四倍。为了将这些“庞然大物”运到深海,李三调用了十台“巨型悬浮起重机”——这些起重机的机械臂长达五百米,末端装有二十个源能吸盘,每个吸盘能产生五百吨的吸力,二十个吸盘协同工作,才能将地基桩从运输舰上吊起。

地基桩的安装过程同样考验精度。每根桩体的表面都刻有螺旋状的源能锚定纹路,这些纹路与钻地虫打造的加固层能产生能量共鸣。当起重机将地基桩缓缓放入凹槽时,灵汐操控着水下机器人,用源能喷枪加热桩体底部,让合金微微软化,再借助起重机的压力,将桩体压入加固层中。随着桩体不断深入,表面的纹路与加固层中的源能逐渐融合,形成像树根一样的能量网络,将地基桩牢牢“扎”在海床。五百根地基桩按照间距五十米的密度均匀分布,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承重网,即使五艘超级飞船同时在船坞内建造,总重量超过十万吨,地基桩也能轻松承受,桩体的下沉幅度不超过一厘米。

海水对金属的腐蚀是船坞面临的另一大难题。能源星的海水含有高浓度的硫化物,普通金属浸泡一天就会出现锈迹,一周就会彻底腐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灵汐带领探矿虫在地基桩周围埋下了两千颗“防腐蚀晶体”——这些晶体是从源能之海底部采集的特殊矿物,大小与篮球相当,内部封存着淡蓝色的源能溶液。当晶体接触海水后,会缓慢释放出半径十米的能量场,能量场中的特殊粒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的保护膜,阻止海水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即使有少量海水渗透到船坞内部,能量场也能将水分子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通过船坞底部的排气孔排出,氧气则被收集起来,用于船坞内部的通风系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