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的瞬间,李三脚下的水泥地突然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修车铺的铁皮屋顶“哐当”作响,挂在墙上的轮胎接二连三地滚落在地。他猛地抬头,只见百米外的地平线上扬起滚滚烟尘,十几道黑黢黢的影子正碾过稻田,绿油油的稻浪被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那是一群机甲,高达十八米的金属身躯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泽,每一步落下都让地面发出痛苦的震颤。
“创世神1号,解析目标!”李三的声音瞬间绷紧,指尖下意识地抵在眉心,那里的能量窗口骤然亮起。F七三四的生存本能在此刻苏醒,他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机油味里,混杂着和垃圾星机甲残骸一样的铁锈腥气。
淡蓝色的光幕在眼前展开,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创世神1号的电子音带着罕见的急促:“检测到多台大型机甲,型号匹配‘扎古’系列,共17台。机体高度18.3米,平均重量78.5吨,采用单眼光学传感器,外置式座舱装甲。”
李三死死盯着那群机甲。它们的躯干呈纺锤形,肩部隆起厚重的装甲,肘部和膝盖关节处暴露着咬合的齿轮,背后斜插着两具圆柱形推进器,推进器喷口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最醒目的是头部——一个带棱的金属圆筒,前端嵌着一颗猩红色的独眼,正随着步伐左右转动,扫视过之处连空气都仿佛被染上寒意。
“武器系统解析:左臂搭载热能斧,刃部能量读数显示为高频振动状态;右臂挂载120mm机枪,弹链暴露在外,推测使用穿甲弹头;背部可选装火箭巢,当前检测到7台机甲搭载6联装火箭发射器。”
随着解析深入,李三看清了更多细节:机甲的装甲板上布满弹坑和划痕,有些地方甚至焊死了不规则的补丁,像极了F七三四上用废铁拼凑的改装机甲。但它们的关节活动异常流畅,猩红独眼的转动角度远超常规机型,显然经过实战打磨。当领头的机甲迈出一步时,李三清晰地看到它的脚掌碾过一块半米高的石头,石头瞬间化为齑粉——那不是单纯的重量碾压,脚掌边缘泛着的淡红光晕,说明装甲表面覆盖着一层能量护盾。
“群体协同模式启动:检测到机甲群呈楔形编队推进,间距保持在15-20米,单眼传感器存在交叉扫描区域,无视觉死角。当前行进速度60km/h,推进器功率同步率89%,判定为经过长期磨合的作战单元。”
创世神1号的光幕上弹出动态模拟图:17台扎古的行进轨迹如同水流,前排机甲突然变向时,后排能在0.3秒内调整姿态,始终保持楔形阵形。当其中一台机甲的机枪突然抬起时,相邻两台的热能斧立刻半出鞘,形成攻防一体的三角站位——这不是松散的集群,而是配合严密的猎杀机器。
“能量源分析:搭载超小型核熔炉,输出功率稳定在1.3GW,-signature与F七三四黑市流通的‘废核’一致,推测为非法改装型号。装甲材质含钛合金与未知金属纤维,抗穿深性能优于标准军用机甲,但存在明显能量传导缺陷——关节处的能量护盾强度仅为躯干的60%。”
李三的目光落在机甲的关节连接处。那里的装甲缝隙比其他部位更宽,暴露的液压管上缠着加固的金属带,显然是改装时为了提升灵活性做出的妥协。在F七三四,他曾靠攻击这种弱点,用一把破刀拆了三台巡逻机甲。
“威胁等级评估:单体作战能力相当于F七三四中型巡逻机甲,群体协同状态下威胁等级提升300%。当前目标未锁定我方,行进路线指向镇中心。”
地动山摇越来越剧烈,最前排的机甲已经碾过镇口的石桥,石拱在金属脚掌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最终崩裂成碎石。猩红的独眼扫过路边的房屋,其中一台突然抬起机枪,对着一栋两层小楼扣动扳机——没有枪声,只有子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小楼的墙面上瞬间出现一串碗口大的窟窿,木屑混着砖块簌簌落下。
李三的后背沁出冷汗。这群扎古的攻击精度远超F七三四的废铁机甲,它们的机枪射击角度经过精确计算,既摧毁了建筑结构,又没引发大规模坍塌,显然是在执行“清扫”而非“破坏”任务。
“检测到机甲群通讯频率:使用加密波段,但存在0.5秒延迟。建议攻击位于编队右翼第三台机甲——其通讯天线存在物理损伤,可作为突破口。”
创世神1号的提示让李三瞳孔一缩。右翼第三台扎古的背部确实歪着一根金属杆,顶端的信号灯忽明忽灭。在F七三四,通讯失灵的机甲就是活靶子,会被同类和拾荒者同时盯上。
此刻,领头的扎古突然停下脚步,猩红独眼转向修车铺的方向。李三下意识地矮身躲到轮胎堆后,胸口的能量核心骤然发烫——创世神1号的储备已冲到80%,纳米单元正在皮肤下游走,自动切换成战斗形态的银灰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