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号的中枢走廊里,12道身影正各自沉浸在修炼中,与李三的疯狂形成既互补又呼应的群像。
吴风的重力训练舱在李三隔壁,舱壁上布满拳印。他正以每秒12拳的频率轰击着钛合金靶面,每道拳风都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三年来,他的“崩山拳”已臻化境,拳力从最初的800公斤飙升至12吨,靶面中心那道深达37厘米的凹坑,是上周突破“碎星境”时一拳砸出的——那天他连续96小时保持拳速超频,最后栽倒时,指骨断了三根,却在医护机器人赶来前,用断指在舱壁刻下“第拳”的数字。
陈默的光学隐身舱永远亮着幽蓝微光。作为团队的斥候,他此刻正进行第472次“量子态穿透”训练,身体在金属柱间穿梭时,留下一串转瞬即逝的残影。三年来,他的隐身时长从47秒延长到7分23秒,代价是左肩的神经接驳处永远留着淡紫色的灼伤——那是半年前为了穿透碎星带的磁暴屏障,强行突破量子态极限的纪念。
林夏的植物培育舱里,37种星际藤蔓正顺着舱壁攀爬。她指尖抚过一株暗紫色的“噬能藤”,藤蔓瞬间暴涨3米,尖端的倒刺精准刺入能量靶的核心。最初登上空间站时,她只能操控2种植物,现在却能让培育舱里的生命体形成精密的“能量循环网”,上周刚用变异绿萝缠住了失控的检修机器人,藤蔓绞碎合金的脆响,让隔壁的吴风都惊得停了拳。
苏茉雪的冰系能量室温度恒定在-196℃。她悬在冰晶凝结的穹顶下,周身环绕着18道冰棱,每道棱面都映出她苍白却专注的脸。三年来,她的“绝对零度领域”扩张了12倍,最远能冻结30米外的水滴。能量室的地板上,那道蔓延到墙角的冰裂纹是三个月前留下的——当时她为了压制体内暴走的寒气,硬生生用体温融化了自己凝结的冰茧,醒来时睫毛上还挂着未化的霜花。
王猛的力量测试舱里,合金地面塌陷出直径5米的深坑。他正扛着300吨的配重块做深蹲,每一次起身都让整个空间站轻微震颤。三年前他的极限负重是12吨,现在却能单臂举起小型机甲。最里面的储藏格里,码着17个报废的力量传感器,最新的那个是昨天换的,显示屏上还定格着“786吨”的数字,旁边贴着他用马克笔写的歪字:“离砸穿虫族母舰还差300吨”。
孙文的战术推演室里,全息沙盘正模拟着第2847场战役。他面前的光屏上,数据流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刷新,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的频率,比陈默的隐身切换还快。三年来,他的战术胜率从61%提升至92%,推演室的墙壁上贴满了作废的战术图,最上面那张用红笔圈着“穆罕默德”的名字,旁边写着17种不同的破防方案。
孙武的武器库永远弥漫着机油味。他正跪在拆解台上组装粒子步枪,指尖的机械义肢灵活地拧动0.3毫米的螺丝——这只义肢是半年前换的,旧的那只在调试“湮灭弹”时被炸飞,现在还泡在福尔马林里当纪念。武器架上,73把改装完成的枪械按威力排序,最新型号的“穿星炮”炮口还留着试射时的焦黑,射程比三年前提升了470万公里。
李磊的医疗舱里,培养皿中漂浮着162个器官样本。他正用显微操作仪缝合一根断裂的神经纤维,动作稳得像固定在轨道上——三年来,他的手术成功率从89%变成100%,连创世神1号都标注过:“李磊的缝合精度超过医疗机器人0.7个微米”。墙角的冰柜里冻着他自己的37管血液,最新那管的标签写着:“含氤氲之息耐受度12.3μmol/L,可用于紧急输血”。
郑讯的信息舱被无数线缆缠绕,像个巨大的神经网络。他戴着神经接驳头盔,瞳孔里倒映着飞速滚动的代码流,手指在虚拟界面上划过,瞬间攻破了37道模拟防火墙。三年来,他黑入过碎星带的海盗数据库,破解过虫族的通讯密码,舱壁上贴着张泛黄的照片,是刚来时团队的合影,他用红笔把自己的脸圈起来,旁边写着:“当时还需要3分钟才能破解空间站的门禁”。
赵喆的精神力训练舱里,128根感应针悬浮在空中。他闭目静坐时,银针会随着精神波动变换阵型,最复杂的那次组成了守望者号的立体模型,误差不超过3厘米。三年来,他的精神力覆盖范围从50米扩展到3公里,能清晰感知到碎星带里漂浮的陨石碎片,训练舱的记录仪显示,上周他连续48小时保持精神力外放,直到第127根银针崩断才惊醒。
陈觅瑶的元素实验室里,火焰与水流在玻璃容器**舞。她握着水晶法杖轻轻转动,容器里的液态金属突然化作展翅的飞鸟,翅膀扇动时带起细小的旋风。三年来,她掌握了17种元素的融合术,最成功的那次将氤氲之息与星尘结合,创造出能短暂扭曲重力的“星雾”,实验室的天花板上还留着当时炸开的焦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