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泣血:鏖战
青龙城的晨雾还未散尽,传讯塔顶层的灵光便已穿透云层,如同一道接天连地的金色光柱,将“龙渊告急”的讯息以刻不容缓的速度,朝着修真界的每一处角落扩散。东皇玄鳞立于塔下,绯红裙摆上还沾着龙渊的黑风与血雾,额间东皇图腾的金光因连日奔忙而黯淡了几分,可她握着传讯玉简的手指却依旧用力,指节泛白——那枚玉简上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灵力印记,每一道印记都代表着一个宗门的回应,也代表着一份即将奔赴生死的承诺。
“玄鳞大人,天衍宗第一批弟子已至城外,带队的是墨尘长老,修为在太乙金仙境初期。”一名龙族侍卫快步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急促,却难掩振奋,“他们带来了宗门秘传的‘镇邪符阵’,还备了足够三千人用的疗伤丹药。”
东皇玄鳞微微颔首,目光望向城外——远处的天际线已泛起淡淡的灵光,那是修士御空飞行时留下的灵力轨迹,密密麻麻如迁徙的萤火,正朝着青龙城汇聚。她抬手拭去唇边残留的血迹,昨夜为了加速传讯,她强行催动东皇血脉,导致混沌之力反噬,此刻五脏六腑仍像被烈火灼烧般疼痛,可当看到那些灵光时,心口的沉重却稍稍减轻了几分。
“青云门的弟子也快到了,”灵六从一旁走来,手中握着一枚泛着青芒的玉简,“掌门亲传弟子苏清辞带队,地仙境后期巅峰修为,据说还带了青云山的‘七脉诛邪剑阵’图谱,说是能与我们的龙族阵法配合。”
“蜀山剑派呢?”东皇玄鳞追问,蜀山以剑术闻名,门下弟子的剑修之力对邪祟有天然克制,若是他们能及时赶到,龙渊的防线便能多一分底气。
“蜀山的传讯刚到,”灵六的声音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复杂,“他们派了三百名剑修,带队的是长老凌沧,修为在太乙金仙境初期,只是……他们的弟子大多是地仙境中期,还有十几名刚突破地仙境初期的新晋弟子。”
东皇玄鳞沉默了片刻,指尖的混沌之力微微波动。她知道,蜀山近百年来人才凋零,能派出三百名剑修已是极限,即便修为良莠不齐,这份心意也难能可贵。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忧虑:“不管修为如何,来了便是援军。让侍卫们在城外划分区域,按宗门分组休整,半个时辰后,我们准时出发前往龙渊。”
“是!”灵六应声退下,转身去安排诸事。东皇玄鳞则抬头望向龙渊的方向,那里的天空依旧被血云笼罩,即便隔着百里之遥,她也能隐约感受到那股令人窒息的邪异气息——那是比三日前更加强盛的“虚无之力”,像是一张不断收缩的巨网,正朝着三界的心脏收紧。
半个时辰后,青龙城外已是人山人海。天衍宗的弟子身着玄色道袍,腰间系着刻有“天衍”二字的玉佩,手中握着绘有符纹的法剑,神色肃穆;青云门的弟子则穿着青白色长衫,袖口绣着青云山的云纹,不少人背着剑匣,剑匣中隐约传来剑鸣之声;蜀山的剑修们最为显眼,他们统一穿着银白色战甲,背后背着长剑,站姿挺拔如松,即便修为不高,却透着一股舍生忘死的锐气;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散修与小宗门的弟子,他们或许没有大宗门的底蕴,却也带着法器与丹药,眼神坚定地站在队伍中——龙渊若破,三界皆危,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东皇玄鳞立于高台上,绯红身影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她手中握着龙晶长剑,剑身泛着淡淡的金光,声音透过混沌之力传遍全场:“诸位道友,龙渊海眼已现裂隙,域外邪物蠢蠢欲动,若让它们突破结界,东海将成炼狱,三界将陷浩劫!今日我们奔赴龙渊,不是为了宗门荣耀,而是为了守护身后的生灵,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天地!”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东皇血脉特有的威严,听得在场众人心中激荡。墨尘长老率先上前一步,手中法剑直指天际:“天衍宗弟子,愿随玄鳞大人赴死!”
“青云门弟子,愿往!”苏清辞白衣胜雪,声音清亮如剑鸣。
“蜀山剑修,不退!”凌沧长老拔出背后长剑,剑身上泛起银白色的光,照亮了周围弟子的脸庞。
“愿往!”“不退!”
欢呼声与剑鸣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周围的云层都微微散开。东皇玄鳞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这便是修真界的脊梁,即便前路是生死未卜的战场,也依旧愿意为了守护而挺身而出。
“出发!”东皇玄鳞一声令下,率先御空而起,绯红身影如一道流星,朝着龙渊飞去。身后,数十万修士紧随其后,灵光汇聚成一条巨大的光带,从青龙城延伸至天际,如同一道守护三界的屏障,朝着那片被血云笼罩的海域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龙渊的海面上,李三已在海眼上空坚守了整整半个月。
他周身的金色光幕早已不复最初的璀璨,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裂痕,像是随时都会破碎的琉璃。黑色的触手不断从海眼旋涡中伸出,疯狂地撞击着光幕,每一次撞击,都让李三的身体剧烈颤抖,口中喷出的鲜血落在光幕上,化作一道道淡红色的印记,又很快被黑色的雾气吞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