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甄嬛耍的一点小聪明,为的是凸显自己,引起皇上的注意,而故意未做反应!
要是安陵容在现场肯定很激动,终于能知道甄嬛是否是故意的了!
负责唱名的太监又提高音量的大声唱道:“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上首的皇上与太后皆是抬头看着这个疑似有耳疾的秀女。
忽的,皇上想起来甄远道之女,不就是前段时间京里那条流言中的秀女,而太后此时也想起来甄嬛的事情来,脸色很是不好。
太监再次唱名,甄嬛好似才反应过来,在沈眉庄的轻推下,赶忙跪地行礼:“臣女甄嬛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胤禛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慌乱的秀女,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想看看那个说出‘要嫁世间最好男儿’的秀女,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瞧着下首装扮素雅的甄嬛,在一排身着艳色旗装的秀女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胤禛开口问道:”哪个嬛字?”
甄嬛低垂着眼,目视下方,回道:“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皇上一听,这甄嬛竟还通诗书,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是蔡伸的词。”
“是”
胤禛看着甄嬛,缓缓说道:“诗书倒是很通,只是不知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起头来。”
一旁的太后看皇上对这甄嬛起了兴趣,不由的沉了脸,此女品行有失,是必须撂牌子的。
太后欲开口让这甄嬛撂牌子走人,就见那甄嬛缓缓抬起头,刹那间,胤禛和太后的神色瞬间凝固,眼中满是震惊,竟都怔愣了下。
太后要说的话,也卡在嗓中,未能出口。
甄嬛的容貌,竟与已故的纯元皇后有几分相似。
胤禛拨弄串珠的手蓦的停了下来,不由的坐直了身体,甚至还往前倾了倾,想再看仔细些,来确定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胤禛望着甄嬛,仿佛看到了曾经深爱的原配发妻纯元,一时有些失神。
太后先回过神来,又仔细看了眼甄嬛的容貌,转头看到皇帝那出神的模样,脸色不由微微一变。
心中暗忖,这甄嬛绝对不能入宫,先不说其品行,就这容貌,若其入宫,恐会威胁到宜修的皇后之位,于是忙道:“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讳。”
甄嬛心中一惊,事先知道太后肯定会将自己撂牌子,只是没想到太后会从她的姓氏入手,想到父亲笃定的说她定会入选的话,马上就镇定下来。
恭敬的回道:“禀太后,当年臣女父亲为官,圣祖康熙看见父亲姓名,说姓甄好,听着像忠贞之士,以此作为勉励。”
皇帝也回过神来,接道:“先帝的意思朕明白。”
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甄嬛身上,显然已不想再让其落选。
此时的胤禛压根就不在乎甄嬛之前传出的流言,只想着让这个与他挚爱容貌如此相似的甄嬛入选,好每日得见,以解相思之苦。
胤禛心中已然做好决定,便转向太后:“儿臣倒想起一件事,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甄宓就是汉末的三大美人之一。”
胤禛一心想留下甄嬛,搬出甄宓来夸赞甄嬛的美貌。
太后心中不悦,却也不好再以姓氏为由阻拦,她便又心生一计,命甄嬛走上前来。
甄嬛依言起身上前,随后一位太监端着茶水洒在甄嬛面前,甄嬛脚步一顿,却没有慌乱,稍作停顿后,仍继续向前。
紧接着,一位抱着猫的嬷嬷将猫扔在了甄嬛脚下,那猫“喵呜”一声,甄嬛心中害怕,却面上镇定,纹丝不动。
而在她身后的秀女孙妙青却被吓的惊叫出声,惊慌失措。
孙妙青见自己殿前失仪,心中很是慌乱,恐会连累家中,可当下却不知如何是好?只得站好等待着。
胤禛听见叫声,对孙妙青的失态极为不满,而看向甄嬛的眼中却满是赞赏。
太后见甄嬛两次都顺利应对,心中更是不喜,先前只是申饬甄家,觉得甄家应该明白,此次选秀不过是走个过场,便会撂牌子,是皇帝给甄远道这个臣子的恩赏。
谁曾想这甄嬛竟是如此容貌,还没有自知之明,没有顺着台阶下,看其心思,定是想入宫的。
胤禛见甄嬛未曾失仪,更是满意,便道:“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香减玉消,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定不会叫你玉减香消。”
太后猛的转头看向胤禛:“皇帝,你莫忘了日前京中的流言,那甄嬛品行......”
话未说完,便被胤禛打断:“皇额娘,您也说了不过是流言,且不是已经处置了罪魁祸首了吗?再说那话不过是女子对未来夫君的憧憬罢了!皇额娘无需较真。”
太后见皇帝连先前甄嬛出格的行径与狂言都能接受,并为其辩驳,便知皇帝是铁了心的要让甄嬛入宫,心知再如何说都没用,便也不再多言。
胤禛见太后沉默,心知这是皇额娘妥协了,复又看向下方问道:“旁边那个秀女叫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