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山在家中与父母郑重告别后,再次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航班。
他和李晓龙刚在机舱内站定,李晓龙忽然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朝前方努了努嘴。
顺着那个方向望去,陈青山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那个名叫李沁的女孩正缓步走上飞机。
他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径直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此时李沁正低头核对登机牌上的座位号,沿着过道一路寻找。
当她走到陈青山身边时忽然停住脚步,礼貌地开口:“您好,麻烦让一下。”
陈青山在心里暗骂一声,世上竟有这般巧合?
刚才李沁似乎没看清他的脸,直到他起身让座时,女孩才猛然睁大眼睛,语气里满是惊讶:“你怎么会在这里?”
陈青山被问得莫名其妙,只是淡淡应道:“回京城。”
李沁还想再说些什么,身后排队的乘客已经发出了催促的声响。
她只好先侧身入座,经过李晓龙身边时,后者礼貌地喊了声 “李师姐”,李沁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先前陈青山为朱国麟诊治时,李沁曾向张薇打听他的来历。
张薇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陈青山去年参军入伍,而那位被称作神医的李晓龙是他的战友,其余便一无所知了。
李沁向来信任张薇,见实在问不出更多信息,便向张薇辞行,说要去京城拜访一位长辈,这才有了此刻与陈青山在机舱内的偶遇。
落座后,李沁几次想开口询问陈青山,却想起先前自己怠慢对方的场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转头看向李晓龙,笑着问道:“李师兄,听说你一直在部队服役,怎么有空来江南?”
李晓龙早就察觉到她与陈青山之间的微妙隔阂,心里暗忖:“这分明是想打听陈青山的事。”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答道:“哦,部队安排我来江南办点事。”
“那你们怎么会去河西镇?” 李沁追问。
“河西镇不就在江南省境内吗?”李晓龙故作疑惑地反问。
李沁一时语塞,迟疑片刻才解释:“我的意思是,你们怎么会去给张薇的丈夫治病?”
“她丈夫生病了,我就过来了。”李晓龙说完,还露出一副无辜的神情望着她。
李沁知道对方是故意回避问题,只好悻悻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听着两人的对话,陈青山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随即闭上眼继续调息,默默恢复着先前消耗的灵力。
飞机平稳降落后,陈青山与李晓龙率先走出机场。
李沁紧随其后追出来时,只看到他们两人上了一辆悍马绝尘而去,不由得懊恼地跺了跺脚。
这时,一名身着西装、戴着墨镜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小姐,五长老已经等候多时了。”李沁强压下心头的躁郁,跟着男子走向停在后方的奔驰车。
悍马车内,尹胖子正娴熟地驾驶着车辆,朝着基地的方向疾驰。
陈青山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回到基地时,等候在训练场上的队员们立刻围了上来,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陈青山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接下来,我们可能要上真正的战场了。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你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七道声音铿锵有力,虽人数寥寥,却透着千军万马般的气势。
新兵营传授的理想信念早已融入他们的骨血,这也是为何一个入伍未满半年的新兵能被破格提拔为正团级队长。
军队的评价系统从陈青山被徐凤带入班级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对他和包华强等人的考核。
各项测评中,陈青山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真正让他坐稳队长之位的,还是他实打实的个人实力。
孤岛比试期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 从任务部署到人员调配,再到战术运用,每一个环节都堪称完美。
只要其中任何一步出现纰漏,那场比试都不可能以完胜告终。
当李向阳将他们的成绩和实战视频呈给统帅时,那位老人只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可堪大用。”
深夜的宿舍里,陈青山躺在床上,回想着几日前与何老的谈话。
老人当时说:“这次将你们几个新人单独组建部队,既是军改的大胆尝试,也是当前国家形势所迫。”
想想连经费都需要他们自行解决,足以见得无论是保密性、还是改革的力度都是前所为有的,这支部队的存在也是前所未有的。
何老还简要描述了当前的国际局势:以美丽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计划重返亚太,企图对华夏实施经济封锁。
一旦亚太地区的盟友响应美丽国的号召,华夏的经济极有可能面临崩盘的风险,国家政权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时间紧迫,零号特遣队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陈青山终于明白,国家为何要如此仓促地组建这支部队,又为何要让他们与其他部队区别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