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苏家公司楼下的广场已挤满了人。
红色的引导绳外,市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手里攥着病历本,眼神里满是期待;
蓝色的义诊帐篷内,林辰坐在桌前,面前放着银针和脉枕,正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诊脉,苏晚晴在一旁帮忙登记信息,医护人员们则忙着配药、测量血压,现场忙碌却井然有序。
“您这是长期气血不足导致的头晕,我给您开一副温补的汤药,每天煎服一剂,再配合穴位按摩,坚持半个月就能明显好转。”
林辰为一位中年妇女诊完脉,拿起笔快速写下药方,又指着她手腕上的内关穴说道,“平时没事可以多按按这个穴位,能缓解头晕,还能改善睡眠。”
妇女接过药方,激动地连连道谢:“太谢谢您了林医生!我这头晕的毛病好几年了,去了好多医院都没治好,没想到您这么快就找出了病因,还这么有耐心!”
“您客气了,按时服药就行。” 林辰笑了笑,示意下一位患者过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林辰接诊了几十位患者,有被关节炎困扰多年的老人,有长期失眠的年轻人,还有皮肤过敏反复发作的孩子。他总能快速准确地找出病因,要么开出处方,要么施以针灸,不少患者当场就感觉症状缓解,纷纷对着林辰竖起大拇指,称赞他 “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媒体记者们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现场的画面,有的还对康复的患者进行采访。
刘梅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脸上满是得意 。
苏晚晴看着被患者围绕的林辰,眼中满是骄傲。
她走到林辰身边,递给他一杯温水:“忙了这么久,喝口水休息一下吧。还有最后几位患者了,看完我们就能收队了。”
林辰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没事,我还能坚持。能帮到这么多人,累一点也值得。”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有人大喊:“不好了!有人晕倒了!”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骚动的方向看去。
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躺在地上,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嘴角还残留着一丝白沫。
周围的市民纷纷后退,脸上满是惊慌,医护人员们也立刻冲了过去,围在老人身边,却一时无法判断病因,显得有些慌乱。
“快!测一下血压和心率!” 一位老医生大声喊道,手忙脚乱地拿出血压计。
“血压很低!心率也很微弱!”
负责测量的护士大声汇报,声音里满是紧张,“好像是心脏出了问题,但具体是什么病因,我们暂时判断不出来!”
“怎么办?要是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老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另一位护士急得快要哭了。
周围的市民们也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 “快打 120”,有的说 “这里离医院太远,等救护车来了就晚了”,还有人小声质疑 “是不是义诊的药材有问题,把老人治出毛病了”。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媒体记者们也纷纷将镜头对准了晕倒的老人,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焦虑。
刘梅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快步走到医护人员身边,语气慌乱地说道:“快!快想办法救老人!要是老人出了什么事,我们苏家就完了!”
就在这时,林辰快步走了过来,推开围在老人身边的医护人员,蹲下身,快速握住老人的手腕,指尖感受着脉搏的跳动。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却异常坚定 , 老人的脉搏微弱且紊乱,伴有间歇性停顿,这是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
“是急性心梗!”
林辰大声说道,语气不容置疑,“快!把我的银针拿来!还有酒精棉!”
苏晚晴立刻反应过来,快速跑回义诊帐篷,拿来了装有银针的银盒和酒精棉。
林辰接过银盒,打开后取出两根金针,用酒精棉快速消毒,然后对着老人的膻中穴和内关穴快速刺入。
他的动作快如闪电,精准而稳定,没有丝毫犹豫。
周围的市民们都屏住呼吸,紧紧盯着林辰的动作,现场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苏晚晴站在一旁,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手心全是冷汗,心中满是担忧 。
林辰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专注地捻动着针尾,指尖传来的细微反馈让他不断调整着金针的角度和深度。
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敢分心 , 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老人的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过了大约一分钟,老人的手指突然动了一下,紧接着,喉咙里发出一阵微弱的呻吟声,呼吸也渐渐变得平稳起来。周围的市民们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叹声:“有反应了!老人有反应了!”
林辰松了一口气,继续捻动针尾,直到老人的呼吸彻底恢复正常,才轻轻拔出金针。
他又为老人把了一次脉,确认心率和血压都趋于稳定,才站起身,对着医护人员说道:“老人的症状已经暂时缓解了,快联系救护车,送他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路上一定要密切关注他的生命体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