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香港,暑气渐消,秋意漫过太平山的山脊,将新别墅的庭院染成暖黄色。凤凰木的落叶与早樱的残瓣交织在青石板路上,踩上去沙沙作响。林青霞和关之琳的预产期仅剩一个月,两人穿着宽松的孕妇裙,坐在廊下的藤椅上,手里捧着温热的红枣茶,看着思辰和思语在草坪上追逐着皮球,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
林英坐在她们身边,手里翻看着一份航空市场分析报告,指尖在“香港至内地航线需求年增18%”“国泰、港龙垄断80%市场份额”的字样上反复停顿。最近他梳理集团产业时发现,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香港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商务和旅游往来日益频繁,航空运输需求激增,但市场几乎被两家航空公司垄断,票价居高不下,服务也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的商业帝国已覆盖地产、物流、电子、娱乐等多个领域,若能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既能打通“航空 物流 商业综合体 主题乐园”的产业链,比如用航班接送迪士尼游客、运输玩具和芯片,又能填补市场空白,抢占新的增长点。
“在看什么?眉头都皱成川字了。”林青霞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语气带着关切。林英放下报告,握住她的手:“在想成立一家航空公司的事,香港和内地的航空需求越来越大,但市场被垄断,我们有机会分一杯羹。”
“成立航空公司?”关之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皱起眉头,“这可不是小事,投资大、风险高,还要拿航空牌照,香港的牌照很难批,而且还要面对国泰和港龙的竞争,几乎不可能吧?”
“我知道难,”林英笑了笑,语气却带着坚定,“但越是难的事,做成了收益越大。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资金,日本收割的收益年底就能到账;有物流和地产基础,能衔接航线和地面服务;还有内地的政策支持,之前和中央领导谈过深化合作,航空领域说不定有机会。就算最后不成,试试也不后悔。”
朱玲端着一盘刚烤好的核桃酥走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说:“林英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不过成立航空公司确实不容易,我听我表哥说,光是买飞机就要花好几亿美元,还要养机组人员、维护机场设施,成本很高。”
邱淑贞抱着思辰走过来,思辰手里攥着一个飞机模型,是林英之前从日本带回来的。“你看思辰都喜欢飞机,”邱淑贞笑着说,“要是我们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就能带着孩子们坐飞机去各地玩,多方便。不过,你找其他富豪一起投资了吗?这么大的项目,单靠我们自己风险太大。”
“正打算找霍生、包生他们聊聊,”林英点点头,“他们在香港商界人脉广,而且包生有航运基础,对交通领域熟悉,霍生在内地有影响力,能帮着对接政策,一起投资既能分散风险,又能整合资源。”
接下来的两天,林英陆续联系了霍英东、包玉刚、邵逸夫等香港顶尖富豪,邀请他们参加在半岛酒店举行的座谈会。消息一出,香港商界一片哗然,大家都没想到林英会涉足航空领域——这个被垄断多年、门槛极高的行业,连老牌富豪都不敢轻易触碰。
9月15日,半岛酒店的顶层会议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红木长桌上,气氛却格外凝重。霍英东、包玉刚、邵逸夫等几位富豪坐在桌旁,面前摆着林英准备的航空市场分析报告和项目初步方案。
“林生,你的勇气我佩服,但成立航空公司,风险实在太大了。”邵逸夫率先开口,他深耕娱乐行业多年,深知高风险行业的不易,“香港的航空牌照,自1946年以来只发过两张,国泰和港龙背后都有外资和官方背景,我们想拿牌照,难如登天。”
包玉刚点点头,他旗下的东方海外航运公司在全球航运界赫赫有名,对交通领域的风险有着深刻的认知:“邵先生说得对,航空和航运不一样,不仅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还要面对油价波动、政策变化、安全事故等多种风险。我之前也考虑过涉足航空,但调研后发现,就算拿到牌照,也很难和国泰、港龙竞争,他们的航线网络和客户资源太成熟了。”
霍英东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我倒是觉得,可以试试。内地和香港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航空需求确实在增长,而且中央政府也希望能有更多本土企业参与两地交通建设,我们可以争取内地的支持,和内地的航空公司合作,比如共享航线、联合运营,降低风险。不过,资金和牌照是两大难题,我们需要联合起来,一起和港府、内地高层沟通。”
林英点点头,他知道霍英东的话说到了关键:“资金方面,我计划总投资50亿美元,香江集团出资20亿,占股40%;剩下的30亿由各位共同出资,占股60%,具体比例可以商量。牌照方面,我打算先找港督沟通,争取香港的运营牌照,再联系内地高层,争取内地的航线许可,同时和中国民航局合作,保障飞行安全和运营规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