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康熙手握密报,眉头紧锁。江南出现替身与血雨异象的消息令他心绪难平。此事非同小可,若不清查,恐生祸端。
略作沉吟,他放下密报,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色中。南下查探势在必行,但需轻装简从,以免打草惊蛇。想到此处,他唤来梁九功吩咐事宜。
"传朕旨意,着纳兰容若即刻前往苏州打探消息。"康熙语气沉稳,眼神却透着几分凝重。梁九功领命而去,脚步轻快却不失谨慎。
乾清宫暖阁内,喀尔喀公主突然昏厥的消息传来。康熙心中一震,匆匆赶往寝殿。只见公主面色苍白,手中紧握着一块玉牌。那玉牌温润如玉,在烛光下泛着异样光芒。
"这玉牌......"康熙接过细看,忽见其背面隐约显现出一幅地图纹路。他心头一凛,仿佛预感到了什么。这时,太子胤礽匆匆赶来。
"儿臣昨夜又梦到祖母了。"胤礽神色复杂,欲言又止。康熙抬眼看向他,示意继续说下去。"她的眼睛是蓝色的,在梦中一直注视着儿臣。"
这话让康熙心中一动。蓝眼睛的祖母?为何此前从未听闻?他正要细问,却见纳兰容若求见。原来苏州城外发现一处废弃织造局,近日常有可疑人物出没。
"陛下,此事恐怕另有蹊跷。"纳兰容若语气温和却坚定,"臣建议即刻前往查看。"康熙点头应允,决定亲自走一趟。
夜色深沉,一行人悄然来到织造局外。破败的院墙爬满青藤,空气中弥漫着潮湿霉味。康熙抬手示意众人噤声,小心翼翼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木门。
腐朽的地板发出轻微声响,四周寂静得可怕。忽然,一阵冷风掠过,带来远处乌鸦的叫声。康熙眉头微皱,示意众人分头搜寻线索。
就在众人分散之际,一道黑影突然闪入院内。那人行动迅捷,似在寻找什么重要物事。康熙察觉动静,立即示意包围。然而那黑衣人异常警觉,察觉到危险后迅速撤离。
"追!"康熙一声令下,众人循着黑影追去。可惜对方对地形极为熟悉,很快消失在夜色中。返回院内时,梁九功已找到一份神秘文件。
康熙接过文件,借着月光仔细查看。上面写满了古怪符号,还有一段晦涩难懂的咒语。他心中疑惑更甚,正思索间,纳兰容若提醒道:"陛下,这咒语似乎与血雨有关。"
闻言,康熙再次凝视那些诡异文字。确实,其中某些符号与密报中的记载颇为相似。他沉思片刻,决定暂且收起文件,回客栈再作详查。
回到客栈已是深夜,康熙独坐案前,反复研究那份文件。烛光映照下,他的神情愈发凝重。这时,李逸前来复命,举止间似有几分异样。
康熙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节,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逸汇报完近期打探到的消息后,准备告退。康熙却突然开口:"爱卿近日可有什么异常发现?"
李逸闻言一怔,随即答道:"回陛下,臣只是觉得这案子处处透着古怪。"康熙点点头,没有再多问。待李逸离开后,他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翌日清晨,康熙正在庭院中踱步,忽然想起刺绣枕顶自行完成"玄烨"二字的怪事。那一幕让他内心震动,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孝庄太后的往事。
"难道真有什么关联?"康熙喃喃自语,思绪飘远。这时,纳兰容若前来请安,见状关切问道:"陛下可是想起了什么?"
康熙回过神来,摆手道:"无妨,只是些旧事罢了。"他顿了顿,又道:"容若,你对此案有何见解?"
纳兰容若略一沉吟,谨慎答道:"臣以为,此事牵涉甚广,恐怕不单是替身那么简单。尤其是那血雨异象,或许暗藏玄机。"
这番话正中康熙心思。他点点头,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留意身边人的细微举动,以防遗漏重要线索。
几日后,康熙再次来到织造局。这一次,他特意选在月明之夜。银白的月光洒在庭院中,投下斑驳阴影。康熙缓步而行,感受着四周的诡异氛围。
忽然,一声犬吠打破了寂静。康熙驻足凝视,只见远处草丛中似有东西闪动。他示意随从查看,却发现只是一块破碎的瓷片。
"陛下,这瓷片上有字。"随从将碎片呈上。康熙接过细看,果然发现上面刻着几个模糊的字迹。虽然难以辨认,但他直觉这与案件密切相关。
回到客栈后,康熙召集众人商议。他将近期发现的线索一一罗列,试图找出其中关联。纳兰容若和梁九功也各自发表看法,气氛严肃而紧张。
"目前看来,替身、血雨、织造局,还有那神秘文件,都指向同一个谜团。"康熙总结道,"但我们仍需更多证据。"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苏州城内发现新的线索。"康熙闻言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走,去看看。"他大步向外走去,心中已然有了计较。这件扑朔迷离的案子,或许即将迎来转机。但真相究竟如何,还需一步步揭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