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负手立于地宫深处,烛火摇曳间映出他凝重的面容。手中的手札纸页泛黄,字里行间透着岁月的沧桑。他目光微凝,落在那句“宁毁龙脉不伤”之上。
窗外寒风掠过枯枝,发出尖锐的呜咽声,与他心中的疑虑遥相呼应。龙脉乃国运根基,历代帝王皆视其为至高秘密。康熙眉心轻蹙,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边缘。
石板地面冰凉刺骨,他的思绪却愈发清晰。御书房内烛影摇晃,映照出墙上斑驳的纹路。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谨慎行事。忽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皇阿玛。”公主缓步走入地宫,手指轻扣腰间佩饰。她注视着康熙略显疲惫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夜深露重,您该当心身体。”
康熙抬眸看了她一眼,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朕自有分寸。”他心中明白侍卫保护固然重要,但若引起朝堂警惕,反而可能打乱布局。
权衡之下,他选择孤身承担风险。将手札递与公主,康熙低声道:“你且看看这个。”烛光下,他的神情格外专注。公主接过手札,细细阅览,眉头渐渐蹙起。
“这龙脉之事......”公主欲言又止,目光在康熙脸上探寻。康熙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地宫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儿臣担心此中另有隐情,是否该加强戒备?”公主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康熙沉吟片刻,缓缓摇头。“此时不宜惊动他人。”
话音未落,地宫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康熙神色一凛,迅速扶住身旁石柱。耳畔响起低沉的轰鸣,仿佛大地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尘土味道扑面而来,夹杂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寒意。康熙目光如炬,扫视四周。公主亦是紧张万分,下意识靠近父皇身边。
“看来朕的猜测没错,这地宫确实另有玄机。”康熙语气沉稳,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他俯身查看地面,指尖触碰到一块松动的石板。
拨开石板的一瞬间,冰冷的纹路映入眼帘。那图案竟隐约泛起微光,令康熙心头一震。他仔细端详着这个神秘符号,思索其中含义。
“传朕旨意,即刻召集群臣议事。”康熙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公主连忙应声,却仍忍不住担忧地望着父皇。
御书房内,群臣陆续到齐。康熙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众人。他将地宫所见娓娓道来,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变化。
几位老臣闻言脸色微变,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强自按捺。康熙看在眼里,心中已有计较。他深知此事牵涉甚广,必须步步为营。
“朕观此符号,似与古籍记载相符。”一位年迈的学士上前禀报,声音略显颤抖。康熙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同时暗自留意其他人的反应。
随着线索逐渐明晰,康熙越发确信自己的判断。他看向公主,她立即会意,开始记录要点。地宫震动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康熙已有所察觉。
或许正如他所料,地宫年久失修加之近期异动传闻,才导致今日之变故。康熙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却不露声色。他需要更多证据佐证自己的推断。
"着手调查近日地宫守卫的轮值情况。"康熙沉声吩咐,目光如电。公主立即领命而去,脚步轻盈却极有章法。烛火摇曳间,御书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显然对皇帝的决断感到意外。康熙冷眼旁观,将每个人的细微表情尽收眼底。他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退朝。"康熙挥了挥手,示意群臣散去。待众人离开后,他独自走到窗前。寒风呼啸,吹动案几上的手札纸页翻飞。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康熙凝视着远方,脑海中思绪万千。龙脉之事关系重大,绝不能有丝毫疏忽。
他想起地宫中那个神秘符号,以及震动时的异常感觉。种种迹象表明,此事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复杂。康熙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公主匆匆返回,手中捧着一本陈旧的典籍。"皇阿玛,儿臣找到一些线索。"
康熙转身接过典籍,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翻开泛黄的书页,一段关于龙脉的记载跃然纸上。这或许能解开地宫之谜的关键所在。
"做得好。"康熙赞许地点点头,随即示意公主靠近。两人凑在烛光下,仔细研读典籍内容。每一个字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康熙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精神却依然矍铄。他深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加强地宫的巡查,但要暗中进行。"康熙沉声嘱咐,目光中透着坚定。公主郑重应诺,随即开始安排相关事宜。
御书房内重新恢复宁静,只余烛火静静燃烧。康熙坐在龙椅上,双手交叉置于膝前。他需要好好思考接下来的步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