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涵站在新搭建的简易实验室中,望着眼前这群既熟悉又陌生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责任感。他们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取经团队,而是被困在神话世界中的现代科学家。这种双重身份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好了,既然我们都恢复了记忆,现在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林默涵的声音在洞穴中回荡,这里是他借口“禅修”而找到的隐蔽处所,“我们必须继续西行,但同时要调查这个世界的奥秘,找到回家的方法。”
顾晓婷——现在的孙悟空外形——灵活地跳上一块岩石,金箍棒在她手中转了个圈:“我同意。但首先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科学设备能源有限,需要找到这个世界的替代能源。”
苏羽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猪八戒的手势显得有点滑稽):“我、我已经尝试连接这个世界的‘灵气’作为能源,理论上可、可行,但需要适配器。”
顾小兰兴奋地举手:“我可以帮忙!沙僧的能力是控制沙土,我可以尝试制造硅基芯片!”
柳青妍安静地站在一旁,脸上微红:“白龙马形态对水元素很敏感,也许...也许我能帮上忙?”
林默涵欣慰地看着团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好,我们分头行动。但记住,在外人面前,我们必须保持取经人的形象。”
接下来的日子里,取经路上出现了奇特的景象:唐僧师徒依然按照既定路线西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当遇到汹涌的通天河时,传统剧情应该是等待老鼋相助。但林默涵团队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苏羽,计算水流速度和河床结构。”林默涵下令。
猪八戒外形的苏羽闭上眼睛,手指在虚空中敲击——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允许生成虚拟交互界面:“流速每秒6.7米,河床主要是花岗岩结构,但东侧有石灰岩脆弱带。”
“晓婷,用你的火眼金睛...不,是光谱分析功能,扫描对岸锚点。”
孙悟空形态的顾晓婷眼中闪过微光:“西岸有棵千年古树,根系深入地下15米,可作为主要锚点。”
顾小兰兴奋地跳起来:“我可以控制河底的沙子形成临时桥墩!”
柳青妍轻声补充:“我...我可以稍微平缓水流,在桥体周围形成缓冲区域。”
团队协作下,一座简易却坚固的浮桥在几个时辰内建成,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
过河后,林默涵注意到云端有金光一闪而过。“观音来过了,”他低声对团队说,“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这种科学方法已经引起了注意。”
当晚宿营时,林默涵召集团队开会:“我们需要更好地隐藏我们的科学活动。我建议开发一种‘法术伪装系统’,让我们的科学设备看起来像法宝或法术。”
苏羽眼睛一亮:“好、好主意!我可以编写一个增强现实覆盖程序,让外人看到的是法术效果。”
顾晓婷补充道:“我们应该研究这个世界的‘灵气’本质,也许能开发出混合科技与法术的新技术。”
科研工作迅速展开。林默涵负责总体规划和基因研究,试图解开唐僧基因中的秘密;顾晓婷利用孙悟空的神通进行远距离探测和数据分析;苏羽负责计算和技术开发;顾小兰利用沙僧的能力制造实验设备;柳青妍则负责环境监测和能量平衡。
几天后,苏羽兴奋地报告突破:“教、教授!我成功解析了灵气的频谱特性!它是一种未知能量形式,既具有波粒二象性,又表现出信息载体的特性。”
林默涵立即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如果灵气能承载信息,那么法术本质上可能是一种编程语言!”
这一发现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团队开始尝试用计算机科学理解和解构法术原理。
顾小兰第一个成功实现了“科学法术”:“看!我写了个‘求雨术’的代码!”她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几行简洁的代码浮现:
```python
def rain_summon(intensity):
H2O_phase_change(gasliquid)
cloud_formulation(intensity)
precipitation(intensity)
```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代码运行后,天空中真的开始聚集乌云,下起了小雨。
“这不科学!”顾晓婷惊叹道,“但又很科学!”
林默涵沉思着:“这说明我们的科学认知与这个世界的规则存在某种兼容性。也许科学和魔法只是描述同一现象的不同语言。”
随着研究深入,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科学法术”设备:用纳米技术增强的金箍棒、能够进行云计算的九齿钉耙、具有环境感知功能的禅杖、以及能进行水质实时分析的白龙马鞍具。
然而,这些活动并非没有风险。一次在试验“物质传输术”(本质上是量子传送协议)时,实验意外失控,导致附近一座小山头消失不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