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776章 语智之二《善言》27 杨廷和&顾鼎臣

杨廷和&顾鼎臣:明代“避忌应答高手”!凭“正向圆解”化解忌讳,以智破局

嘉靖帝(肃庙)幼年继承皇位,登基当天,穿的龙袍太长,他低头反复拉扯,面露不悦。大学士杨廷和上奏道:“陛下只需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天下(暗指龙袍长正合‘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古制)。”小皇帝听了特别高兴。

嘉靖初年,讲官顾鼎臣讲解《孟子·咸丘蒙》章,讲到“放勋殂落”(“放勋”是尧的名号,“殂落”指帝王去世)时,在场侍臣都吓得心惊胆战——嘉靖帝刚继位,忌讳“死亡”相关言辞。顾鼎臣却从容补充道:“尧当时已经一百二十岁了呀!”意思是尧是高寿而终,并非横祸,众人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冯梦龙点评:

嘉靖帝特别多忌讳,当时科举考试出题,主考官必须选吉利无争议的句子。比如曾有人出《论语》“无为而治”、《孟子》“我非尧、舜之道”这类题目,主考官都因此获罪。嘉靖帝怀疑“无为”是指责他“不作为”,“我非尧、舜”四字像是诽谤他不如尧舜。还有一次,嘉靖帝让太监读乡试录取名单对应的考题,考题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突然追问:“下文是什么?”太监答道:“下文是‘兴于诗’之类的内容”——其实原句下文是“死而后已”,太监故意避开“死”字,也算有智慧。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权威忌讳 场景触雷”困局,关键在“正向释义 避忌补圆”

杨廷和、顾鼎臣等人能精准避祸,核心逻辑是“不回避触忌场景,用‘古制/事实补圆 正向解读’,既绕开忌讳,又贴合语境”:

1.先承接场景,不慌乱脱节:龙袍太长、讲到“殂落”、被问考题下文,都不偏离当下情境,不刻意回避或转移话题,避免欲盖弥彰;

2.用正向解读转化忌讳:杨廷和借“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古制,把“龙袍太长”转化为“帝王威仪的象征”;顾鼎臣用“尧高寿”的事实,弱化“殂落”的死亡寓意;太监跳过“死而后已”,避开直接忌讳,都让触忌点变得无害;

3.贴合权威心理,强化积极意义:所有应答都顺着嘉靖帝“重威仪、忌不祥、好美名”的心理,不引发抵触,反而让其感受到尊重与吉利。

二、核心启示:遇“权威多忌讳 场景触雷”,别慌神,用“避忌补圆 正向赋能”破局

这种“圆融避忌、不碰红线”的思路,对现代职场、社交、公关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职场遇“领导有明显忌讳(如忌‘失败’‘退休’),沟通中不慎触雷”:比如汇报工作时不小心说“这个方案可能失败”,领导脸色变差,别慌。像顾鼎臣那样:“我刚才表述不准确,这个方案目前有几个需要优化的细节(避忌补圆),只要咱们针对性调整,就能稳步推进,之前类似情况优化后都达成了目标(正向赋能)”;

- 社交遇“长辈/权贵有忌讳(如忌‘老’‘病’),谈话中误触”:比如对年迈长辈说“您年纪大了别折腾”,长辈不悦,别辩解。可以说:“我刚才话说得不妥,您身体硬朗、精神头足(避忌补圆),适当活动反而能保持状态,您这状态比年轻人还让人羡慕(正向赋能)”;

- 公关遇“品牌/客户有忌讳(如某品牌忌‘过时’‘淘汰’),宣传中不慎触忌”:比如给客户推荐方案时说“之前的模式已经淘汰”,客户不满,别硬圆。可以说:“我刚才表述不当,之前的模式有其优势(避忌补圆),而咱们这次的方案是在其基础上升级优化,更贴合当下市场需求,能帮您提升效率(正向赋能)”。

简单说就是:“面对权威或重要对象有忌讳、沟通触雷的情况,别慌神也别硬辩。关键是先巧妙补圆避忌点,再用正向视角解读场景,既不触碰红线,又能强化积极意义,让对方舒心,同时守住自身立场。”

【原文】杨廷和 顾鼎臣

辛巳,肃庙入继大统,方在冲年。登极之日,御龙袍颇长,上府视不已。大学士杨廷和奏云:“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圣情甚悦。

嘉靖初,讲官顾鼎臣讲《孟子》“咸丘蒙”章,至“放勋殂落”语,侍臣皆惊。顾徐云:“尧是时已百有二十岁矣!”众心始安。

世宗多忌讳,是时科场出题,务择佳语,如《论语》“无为而治”节,《孟子》“我非尧、舜、之道”二句题,主司皆获遣。疑“无为”非有为,“我非尧、舜”四字似谤语也。又命内侍读乡试录,题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上忽问:“下文云何?”内侍对曰:“下文是‘兴于诗’云云”。此内侍亦有智。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