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觷:宋朝“智慧知府”!一句话破解大船造价难题,藏着缩放思维的玄机
张觷担任处州知府的时候,当地有人想打造一艘大船,可对着这个“大家伙”,完全算不清要花多少钱,急得没辙,只好跑去请教他。
张觷听完,随口就给了个“神思路”:“这事儿简单!你先按比例造一艘小船,用一寸代表一尺(也就是1:10的缩放比例),先算出小船的用料和花费,再按这个比例放大,大船的总费用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注:张觷(?—1138年),字柔直,福州怀安县(今福建福州西南)人。
他是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曾担任蔡京的家庭教师,期间直言蔡家即将垮台,劝蔡家子弟尽早逃离,还向蔡京推荐了杨时。高宗建炎年间,张觷任南剑州知州,当时剧贼范汝为攻陷建州,派叶彻进攻南剑,他独率州兵与贼军交战,贼军不久后退去。
绍兴元年(1131年),张觷担任福建路转运判官,后迁尚书考功员外郎、左司员外郎等职。绍兴四年,他以左朝奉郎的身份担任岳州知州,绍兴七年,由直宝文阁升直龙图阁,从鼎州移知处州,后又任虔州知州,并进秘阁修撰。在处州时,有人想造大船却不知费用,张觷提出可造一小舟,以寸分尺来计算费用。绍兴八年,张觷去世。《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大型工程测算”,关键在“比例缩放 替代转化”
张觷能轻松搞定“算不清大船花费”的难题,核心逻辑就一个:不跟“大船体量太大、无法直接估算”的难点死磕,而是用“比例等效”的思路,以小代大简化问题。
1.抓准“比例守恒”的本质:大船和小船按固定比例缩放后,用料、成本的比例也完全一致。这就把“估算大船费用”这个复杂任务,转化成了“估算小船费用”这个简单易操作的任务;
2.用“小模型替代”降低难度:直接测算大船的用料和花费,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而通过小比例模型先测算,再按比例放大,既精准又高效,本质是“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智慧。
二、核心启示:遇“庞大复杂任务/无法直接测算问题”,别慌神,用“缩放思维”破局
张觷的思路放到现在,不管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实用又高效:
- 学习遇“复杂题型”:比如学物理的“大型建筑受力分析”,别被“建筑体积大、结构复杂”吓住。像张觷那样,先做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分析模型受力,再推导实际建筑的受力情况,复杂问题瞬间简化;
- 工作遇“大型项目预算”:比如接手“小区整体绿化项目”,无法直接估算总费用。可以先打造一个小面积样板区,算出样板区的成本,再按小区总面积的比例放大,快速得出总预算,避免盲目规划;
- 生活遇“大额装修测算”:比如想给100平米的房子全屋装修,不知道总花费。可以先算出一个房间的装修费用,再按房间数量和面积比例,推算出全屋总花费,做到心中有数不踩坑。
简单说就是:“遇到‘体量太大、没法直接下手’的难题,别瞎纠结。关键是找对比例,用‘小样本、小模型’先测算,再按比例推导结果,化繁为简,轻松搞定‘大麻烦’。”
【原文】张觷
张觷知处州时,有人欲造大舟,不能计其所费,问之,云:“可造一小舟,以寸分尺,便可计算。”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