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明代“柔性稳局智者”!用“骂官抚兵”平哗变,以共情破围局
周襄敏公(名金,字子庚,武进人)担任宣府巡抚时,总督冯侍郎因为处事苛刻,失去了军心。恰逢士兵们到侍郎府请求发放军粮,冯侍郎不仅拒绝,还打算鞭打士兵。众人顿时愤怒不已,大声辱骂着围住了帅府。
当时周金正因病休假,下属们纷纷惊慌逃窜,哭着向他禀报情况。周金镇定地说:“有我在,别怕!”随即穿着便服走出房门,坐在院门口,召集各位把总官,故意大声责骂:“都是你们这些人剥削士兵的过错,不然士兵们怎么会不自爱,闹到这个地步!”说着就准备重重鞭打他们。
士兵们听到周金不把罪责推到自己身上,怒气已经消了大半,于是簇拥着跪倒在他面前,为把总官求情说:“这不是他们的错,是总制官(冯侍郎)贪图利益,不顾我们死活啊!”周金趁机从容地为他们分析利害关系,士兵们大声呼喊:“您真是救了我们的命啊!”随后才解散离去。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解围平乱,关键在“共情卸防 精准转责,以‘假意问责 柔性疏导’断乱源”
周金能快速化解帅府被围的危机,核心逻辑是“精准拿捏‘士兵愤怒的根源是“被苛待、被追责”’,不硬压不辩解,先通过‘责骂将领’的假意问责,共情士兵情绪、卸下他们的戒备,再引导其明确真正的矛盾对象,最后以理疏导,彻底平息动乱”,可拆解为两层:
1.化解情绪对立:用“假意问责第三方”,共情卸防稳人心
他明白,士兵被拒粮还遭威胁,核心情绪是“愤怒 委屈”,此时若指责士兵“作乱”,只会火上浇油。于是故意责骂把总官,传递“我懂你们受了委屈,过错不在你们”的信号,瞬间化解士兵的对立情绪,让其从“愤怒对抗”转为“主动陈情”。
2.引导聚焦真因:用“柔性疏导”转责,明确矛盾破乱局
士兵情绪平复后,他不急于追责,而是从容分析利害,引导士兵主动点出“总制官罔利”的核心矛盾,既让士兵认清问题本质,又避免自己直接与冯侍郎冲突;同时用“救星”般的姿态赢得士兵信任,让其心甘情愿解散,彻底化解危机。
二、核心启示:遇“群体愤怒、冲突激化”危机,别硬压,用“共情卸防 精准转责”破局
周金的智慧,对应对群体冲突、职场对立、舆情危机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应对群体愤怒:先“站对方立场”共情,再“引导聚焦真因”
若遭遇群体不满(如员工集体抗议、客户聚众维权),别急于辩解或压制。可像周金那样,先通过“问责相关方”传递共情——比如员工抗议欠薪时说“这事确实是管理环节出了问题,我已经严查负责人”,卸下对方戒备;再引导大家聚焦“如何解决问题”,避免情绪失控升级。
- 化解层级对立:用“第三方缓冲”转责,避免直接冲突
面对下属与上级的尖锐对立(如团队抵触苛刻领导、基层反抗不合理指令),别直接站队或硬扛。可学周金“责骂中间层级”的思路,先安抚底层情绪,再间接点出上层问题,既不激化与上层的矛盾,又能让底层情绪有宣泄口,再从中斡旋疏导,化解对立。
- 危机处置的关键:“情绪优先于道理,疏导重于压制”
周金没有用巡抚权威强制驱散士兵,而是先共情、再疏导,启示我们:群体冲突中,情绪是核心导火索,空洞的道理和强硬的压制只会加剧反抗。唯有先接住对方的情绪,用共情卸下戒备,再引导其理性看待问题,才能高效化解危机,赢得信任。
简单说就是:“遇到群体愤怒引发的冲突,硬压是下策,辩解是火上浇油。不如先站对方立场共情卸防,再巧妙引导聚焦真正的矛盾根源,用柔性疏导替代强硬对抗,既能快速平息动乱,又能赢得人心——这才是化解群体冲突的高明思路。”
【原文】周金
周襄敏公名金,字子庚,武进人。抚宣府。总督冯侍郎以苟刻失众心。会诸军诣侍郎请粮,不从,且欲鞭之。众遂愤,轰然面骂,因围帅府。公时以病告,诸属奔窜,泣告公。公曰:“吾在也,勿恐!”即便服出坐院门,召诸把总官阳骂曰:“是若辈剥削之过,不然,诸军岂不自爱而至此!”欲痛鞭之。军士闻公不委罪若也,气已平,乃拥跪而前,为诸把总请曰:“非若辈罪,乃总制者罔利不恤我众耳!”公从容为陈利害,众嚣曰:“公生我!”始解散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