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67章 察智之二《诘奸》54 韩琦

智囊里的管理学 第467章 察智之二《诘奸》54 韩琦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13:30:35

韩琦:北宋“改革弊政狠人”!手撕官场潜规则,把权力从吏手夺回来

北宋时期的韩琦(封号魏公),凭借雷霆手段整治了中书省长期存在的官场积弊,打破了胥吏操纵“惯例”、徇私舞弊的局面,让朝廷赏罚大权重新回到宰相手中,堪称“整顿职场的天花板”。

当时中书省(中央决策机构)有个老毛病: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要找“惯例”当依据。而掌管这些“惯例”档案的五房胥吏,把案例手册攥在手里,全凭自己的意愿和收受贿赂的多少来决定是否提供。要是想给人办事、收了好处,就立马找出相关惯例给你用;要是不想办、没捞到好处,要么说没有惯例,要么干脆把相关案例藏起来不给看。

韩琦担任宰相后,决心整治这一乱象。他下令整理五房的惯例档案和刑房的判决案例,删掉那些冗余错误、没法用的内容,再按类别梳理成清晰的纲目,封存誊抄后妥善保管。从此以后,每次需要引用惯例办事,他都亲自查阅档案做决定。这下大家才明白,官员的赏罚、事情能不能办,决定权在宰相手里,五房胥吏再也没法在中间上下其手、操纵猫腻了。

冯梦龙点评:“惯例”这两个字,是平庸之辈赖以混日子的工具,却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弊病。按惯例办事本就未必合理,更何况让胥吏操纵惯例,连“惯例”本身都失去了公平公正的意义!

延伸:寇准怒斥“惯例害政”,两种态度背后的官场困局

关于“惯例”的争议,早有先例。寇准(莱公)担任宰相时,宋真宗(章圣)跟中书省、枢密院的官员说,要选一个人担任马步军指挥使(军事要职)。寇准正琢磨合适的人选,有个门吏拿着一本册子进来了。寇准问是什么,门吏回答:“这是记载选官惯例的册子。”

寇准当场怒斥:“朝廷要任命一个高级军官,居然还要靠什么‘惯例’来定?那还要我们这些宰相干什么!损害国家政务的,正是这种僵化的惯例!”

如今官场事事都要讲“惯例”,想做到寇准那样彻底摒弃惯例,已经不可能了;但能像韩琦这样,把惯例梳理清楚、亲自掌控,不让胥吏钻空子,也算是不错的办法了。

【管理智慧】

韩琦的厉害,在于“敢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用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

换别的官员,可能会默认“按惯例办事”的潜规则,要么被胥吏牵着鼻子走,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韩琦不一样——他看穿了“惯例”背后的权力漏洞,用“重新整理、亲自掌控”的方式,直接斩断了胥吏弄权的根基。

他太清楚胥吏操纵惯例的危害:看似按“规矩”办事,实则是把公权力变成谋私利的工具。他不跟胥吏掰扯细节,而是从根源上重构“惯例”的管理体系,让模糊的潜规则变成透明的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胥吏徇私的可能,既体现了魄力,更展现了治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潜规则弄权”,别妥协,要“抓‘制度重构 权力回收’”

韩琦能成功整治弊政,核心是抓住了两个关键:

1.“模糊惯例”是权力寻租的温床:胥吏之所以能操纵权力,正是因为惯例档案混乱、管理松散,存在大量模糊地带。韩琦通过“删冗谬、分类别”,让惯例透明化、规范化,堵住了胥吏钻空子的漏洞;

2.“权力回收”是根治乱象的关键:把“查阅惯例、决定赏罚”的权力从胥吏手中收回,由宰相亲自掌控,从根本上杜绝了中间环节的权力滥用,让公权力回归正轨。

这就像现在整治职场潜规则,光靠批评教育没用,必须先梳理明确规则制度,再把决策权、审批权掌握在合规的管理者手中,才能避免基层人员操纵规则谋私利,本质都是“制度规范 权力制衡”的思路。

二、核心启示:遇“潜规则横行/流程混乱”,别纵容,用“规范制度 掌控核心”破局

韩琦的思路放现在超实用,职场中遇到潜规则、流程混乱的情况都能用:

- 职场遇“潜规则弄权/基层卡脖子”:比如办事时总被基层员工以“惯例”“流程”为由刁难,实则想要好处。可推动梳理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把关键审批权收归上级管理,让基层员工只能按规范办事,无法暗箱操作;

- 应对“制度僵化/凡事讲惯例”:比如公司凡事都按“以前的规矩来”,阻碍创新和效率。可像韩琦那样,对旧制度、旧惯例进行梳理,保留合理的,删除冗余错误的,让制度更贴合实际,同时确保管理者能掌控制度的执行;

- 管理中“权力下放过度/失控”:比如把重要权限交给下属后,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可收回核心决策权、审核权,只下放执行权,同时建立透明的流程规范,让下属的操作有据可查、无法滥用权力。

简单说就是:“遇到潜规则横行、流程混乱的情况,别一味妥协。先通过梳理规范,让规则透明化;再收回核心权力,不让中间环节钻空子,才能彻底整治乱象,让事情回归正轨。”

【原文】韩琦

中书习旧弊,每事必用例。五房吏操例在手,顾金钱唯意所去取。于欲与,即检行之;所不欲,或匿例不见。韩魏公令删取五房例及刑房断例,除其冗谬不可用者,为纲目类次之,封誊谨掌,每用例必自阅。自是人始知赏罚可否出宰相,五房吏不得高下其间。

“例”之一字,庸人所利,而豪杰所悲。用例已非,况由吏操纵,并例亦非公道乎!寇莱公作相时,章圣语两府择一人为马步军指挥使。公方拟议,门吏有以文籍进者,问之,曰:“例簿也。”公叱曰:“朝廷欲用一牙官,尚须一例,又安用我辈哉?戕坏国政者正此耳!”今日事事为例,为莱公不能矣;能为魏公,其庶乎?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