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93章 察智之一《得情》22 程颢

智囊里的管理学 第393章 察智之一《得情》22 程颢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13:30:35

程颢:北宋“时间侦探”!靠钱币年代戳破谎言,轻松断明藏钱归属

程颢在户县当主簿(相当于县府的助理官员)时,碰到这么一桩事儿:有个人借了自己哥哥的房子住,某天挖地的时候,意外挖出了一批埋在地下的钱。他哥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立马跑到官府告状,一口咬定:“这钱是我爹当年藏的!”

户县县令看着叔侄俩各说各的理,也犯了难,无奈地说:“这案子既没证人,又没别的证据,咋判断这钱到底是谁的呢?”一旁的程颢接过话茬,淡定地说:“这事儿好分辨。”

他先转头问侄子:“你爹藏这批钱,到现在有多少年了?”侄子想都没想就说:“得有四十年了!”程颢又问:“那你叔叔借住这房子,有多少年了?”侄子回答:“二十年了。”

程颢当即派差役从挖出的钱里取了一万文(也就是十千)过来,拿着钱对着借房住的叔叔说:“你看啊,现在官府铸造的钱币,用不了五六年就能传遍天下。但这批钱,全是你还没借这房子之前几十年铸造的——要是这钱真是你侄子他爹四十年前藏的,那时候你还没住进来呢,钱怎么会埋在你住进来之后才挖到的地方?明摆着是你借住后自己藏的!”

借房的人一听这话,瞬间没了底气,再也没法抵赖,只好乖乖承认钱是自己藏的,服了罪。

【管理智慧】

程颢的厉害,在于“不陷口水仗,专抓‘时间漏洞’戳破谎言”

换别的官员,可能会被“叔侄争钱”的亲属关系绕得头大,或者因为“没证据”束手无策;但程颢不一样——他压根不纠结“谁嘴更硬”,直接抓住“钱币铸造时间”这个硬核线索,再结合“借住年限”一比对,时间线一卡,谎言立马露馅。没费劲儿争执,就靠一个“时间差”的细节,把案子断得明明白白,这才是真·用脑子断案。

一、核心逻辑:破解“物品归属纠纷”,别被“各执一词”带偏,要“抓‘时间线索’定真伪”

程颢能快速断案,核心是抓住了“时间与物品的必然关联”:

1.物品有“时间印记”:古代钱币铸造有明确的时间规律,流通速度也可考,能精准锁定钱币的“出现时间范围”;

2.时间线能“验明正身”:侄子说钱是四十年前父亲藏的,但借房人只住了二十年——若钱真是四十年前埋下的,早该在借房人入住前就存在,可钱币铸造时间却证明,钱是借房人入住后才可能出现的,归属自然一目了然。

这就像现在有人争“一件旧物是谁的”:A说“十年前就是我的”,B说“五年前我买的”,只要看物品的“生产日期”——要是物品是七年前生产的,A说“十年前就有”明显是假的,那东西大概率是B的。

二、核心启示:遇“物品归属吵架”,别瞎吵,要“找‘时间/特征线索’辨真假”

程颢的思路放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 生活遇“旧物争执”:你和朋友争一台旧电脑,朋友说“八年前就放我家了”,你说“五年前借他的”。可以查电脑的“出厂时间”——要是电脑是六年前出厂的,朋友说“八年前就有”纯属撒谎,电脑肯定是你的;

- 职场遇“成果抢功”:同事说“这个项目方案是他三年前构思的”,你说“是你去年独立做的”。可以看方案里的“数据来源”——要是方案引用了去年的行业报告,同事说“三年前就构思好”根本不成立,成果就是你的。

简单说就是:“遇到物品归属纠纷,别光喊‘是我的’,要找能证明物品‘出现时间’的线索(比如钱币年代、出厂日期、激活记录)。时间线一对上,谁在说谎、谁是真主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原文】程颢

程颢为户县主簿。民有借其兄宅以居者,发地中藏钱。兄之子诉曰:“父所藏也。”令曰:“此无证佐,何以决之?”颢曰:“此易辩尔。”问兄之子曰:“汝父藏钱几何时矣?”曰:“四十年矣。”“彼借宅居几何时矣?”曰:“二十年矣。”即遣吏取钱十千视之,谓借宅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钱皆尔未藏前数十年所铸,何也?”其人遂服。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