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耽:“遇变故别较劲”,用“顺大势 顾全局”比“争一时”更稳妥
贾耽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时,派行军司马樊泽去皇帝驻地汇报工作。樊泽回来复命后,贾耽正在举办盛大宴会,突然有紧急公文送到:朝廷要让樊泽接替贾耽的节度使职位。
贾耽把公文揣进怀里,脸上一点表情都没变,继续主持宴会。宴会结束后,他立刻让军中将领和官吏去拜见新节度使樊泽。
牙将张献甫特别生气,说:“樊泽这是自己图谋节度使的职位,侍奉长官不忠诚,请允许我杀了他!”贾耽却说:“这是天子下的命令,樊泽现在就是新的节度使了。”
当天贾耽就离开驻地,还带上张献甫一起走,山南东道的军府因此没发生任何动荡,始终安定。
不纠结“权力被夺”,不激化“下属不满”,用“坦然接受 带走刺头”的操作,既守了规矩,又稳了局面,格局太大气!
要是贾耽看到公文就变脸,或者默许张献甫找樊泽麻烦,很可能引发军中内斗,甚至叛乱;可要是强行拒绝交权,又违背朝廷命令,会落得“抗旨”的罪名。贾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被“权力得失”影响心态,坦然接受任命,还带走可能挑事的张献甫,从根源上杜绝了冲突,让权力交接平稳落地。
贾耽的智慧,在于看透“权力交接的核心是‘服从朝廷、安定军心’,不是‘个人得失’”:他不纠结自己是否被取代,而是优先保证军府稳定、服从天子命令,甚至主动化解下属的不满。很多时候,面对超出掌控的变故(如职位变动、权力调整),别只想着“争对错、论得失”,先顺应大势、顾全整体局面,反而能避免矛盾,赢得尊重。
【管理智慧】
一、贾耽的“稳交接逻辑”:不恋权、不挑事,用“认大局”堵死内斗
贾耽没跟樊泽争位置,没骂朝廷“不公”,更没纵容手下闹事,核心是算透了“权力交接的死穴——一闹就乱,一恋就输”。当时的情况是:
-公文是天子下的,跟朝廷硬刚,就是“抗旨”,不仅保不住位置,还可能掉脑袋;
-纵容张献甫杀樊泽,会引发军营内斗,士兵们要么跟着反,要么慌着逃,最后山南东道乱成一锅粥,自己还是要担责;
-自己及时离镇,还带走不满的张献甫,等于“断了挑事的源头”——没了老领导带头闹,没了刺头煽风,新领导自然能顺利接手。
这就像“公司突然通知你被下属顶替,你没吵没闹,还帮下属对接工作,带走不服的老部下”——不纠结“为什么是他”,只在乎“别把事搞砸”,反而显得格局大,还能保自己体面。放到现代场景(企业管理层交接、社区干部换届、机构岗位调整),这个逻辑就是“遇到‘被动权力交接’,别恋权、别挑事,先认大局,再堵挑事的茬,平稳过渡比啥都重要”。
当代案例:分公司总经理被副总顶替,不闹不怨,带刺头走,分公司没乱
某集团华东分公司总经理老陈,干了5年,年初派副总小李去总部汇报“年度规划”,结果总部突然发通知:“小李接任分公司总经理,老陈调总部任战略顾问。” 消息传到分公司,老员工们都替老陈抱不平,尤其是跟着老陈干了3年的销售总监老周,当场就说:“凭啥让小李顶?我去找总部闹!”
老陈却没半点不满,当天照常开部门例会,会上平静地说:“总部的安排是为了分公司更好发展,小李跟我搭档这么久,能力没问题,以后大家多支持他。” 会后,他主动帮小李对接各部门负责人,把手里的核心客户清单全交了出去;还找老周聊:“总部缺个销售策略岗,我推荐你去,能接触集团层面的资源,比在分公司盯着区域市场强。” 老周一听有更好的机会,也不闹了,跟着老陈去了总部。
结果分公司没因为换领导停摆,反而因为小李的新打法,季度业绩涨了12%;老陈在总部也因为“顾全大局”,被董事长器重,半年后升了集团副总裁。要是当时老陈闹着不交接,或者纵容老周跟小李对着干,分公司肯定会内耗,他自己也落个“格局小”的名声,别说升职,能不能保住工作都难说——贾耽的“认大局”,在当代职场就是“不跟权力较劲,把交接做稳,反而有新机会”。
二、对比“硬刚的坑”:贾耽的“软交接”,避开了“内斗两败俱伤”
要是贾耽没这么做,而是选了“硬刚”或“恋权”,大概率会踩两个大坑:
1.跟朝廷硬刚:比如“拒不交权,说樊泽‘谋官’”,朝廷肯定会派军队来施压,山南东道会变成战场,士兵和百姓都遭殃,贾耽最后只会落个“抗旨谋反”的罪名,死路一条;
2.纵容张献甫闹事:要是默认“杀樊泽”,张献甫真动手了,其他将领要么跟着反,要么怕被牵连逃跑,军营一乱,朝廷还是会追责,贾耽照样跑不了,还得背上“治军不严”的黑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